“按理说这也无可厚非,只可惜弘时只是个半大的孩子,哪里懂得这个道理?”
“四哥既硬的不行,不妨试一试软的,好好与他说一说,我看弘时也不像那等不懂事的孩子。”
顿了顿,他更是道:“若我记得没错,弘时今年也十二岁了。”
“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虽说娶妻为时尚早,但也可以先定亲,或先选两个教导人事的丫鬟或宫女侍奉着,有人在身边规劝一二,兴许他就不会像从前一样钻牛角尖了。”
四爷听闻十三爷这样一番话,心里舒坦不少,“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是一点都没错。”
两人又说了些闲话,吃了些粥菜。
四爷却见着十三爷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不免道:“你可是有什么话要与我说?若有话,直说便是了。”
十三爷笑道:“我还是与小时候一样,什么事都瞒不过四哥的眼睛。”
顿了顿,他低声道:“年羹尧听说年侧福晋自缢身亡的消息悲痛不已,原本他已率军行至保定,可听闻这消息却偷偷回京。”
“但是年羹尧并未回去年家,而是去了八哥府上,深夜前去,一直到天色渐明才离开。”
“四爷,只怕年羹尧已是八哥的人了……”
四爷沉默着没有说话。
他不由想到年侧福晋留给年羹尧的那封信。
他想,若自己拿出年侧福晋那封信,兴许年羹尧的态度会有所转圜。
但他不愿自己的皇位是踩着孩子们的委屈,踩着女人们的尸骨上去的,这一刻,他觉得自己不会将年侧福晋那封信拿出来的。
良久,他才道:“这事儿,我心里有数了。”
等着送走了十三爷,四爷又马不停蹄去看了看弘时。
相较于从前一看到弘时,四爷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今日的他可谓是温柔慈爱,比外头三月的暖阳还要温暖人心。
四爷耐着性子与弘时说了许多。
比如,三个儿子中,他最看重的就是年长的弘时,更是对弘时寄予厚望。
比如,虽说李侧福晋与怀恪郡主做错了事,但他并没有因此迁怒到弘时身上。
又比如,先前他对弘时那般严厉,全是因太过于看重弘时的缘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