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虽有杨任一家前车之鉴,然杨家用的是迷香毒药,而这几家自焚咬舌,谁能说主事之人未曾防备?

只是今日王洲在朝堂上特意提醒,于是这几家人换了死法,仍旧是无一活口。像是对他有尊重,但不多,毕竟人死了他想要查的又断了。

而王洲此话,同样有安慰,但不多,毕竟其中的讽刺意味足够浓郁。

商容仿佛被讽刺的不是自己,声音平稳地再次请罪,“今日皆是臣大意之过,请大王降罪。”

“自孤登基,丞相劳苦朝纲、殷勤数载,以致如今暮年衰朽,思虑不周。孤不敢以国事托付丞相,更不忍丞相得尸位素餐之骂名。”

一脸沉痛地目视商容,王洲长叹一声,“传旨,点两员文官、四表礼,送丞相荣归故里,著地方官不时存问。”[1]

商容身形一顿,重重叩首,“多谢大王。”

目送商容离开,王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位一开始便让他忌惮的丞相终于离开朝堂了。

原著之中,商容上奏女娲宫进香,是封神开端。对纣王题诗以及要求诸侯进献美女的劝诫,落实了纣王好色的名声。

等到云中子除妖失败离开朝歌,杜元铣上奏,纣王欲杀之。商容虽有劝诫,却在纣王坚持之下退让,反是梅伯闯进内廷,向纣王据理力争,被纣王下令斩杀,才有妲己献炮烙之刑。

此种情况下,商容竟没有半句为梅伯说情之言,只在寿仙宫前叹过社稷不存,便直接告老还乡。

之后姜王后身死、殷郊殷洪被追杀,商容回到朝歌再次劝诫,结果是大骂纣王昏君、将失天下,然后在殿上一头撞死,最后被姜子牙封为玉堂星。

原著中的前两次劝诫还能说得过去,但梅伯与自尽之事,却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

若说纣王要杀梅伯,令商容兔死狐悲、不敢求情,他为何又敢在寿仙宫前说些社稷将亡的大胆之言?

再有他撞死之事,若说他是为殷商社稷置生死于度外,在梅伯死前,以自己性命换纣王醒悟,不是更为有用?

他这在纣王有变坏的苗头之时急流勇退,在纣王铸成大错之后再以命相荐,除了定死纣王荒淫无道的名声,还有什么用?

或许这些是王洲因女娲宫一事对商容存了偏见,所以产生的不利联想。但杨任之事过后,王洲的所有纠结消失,再不敢信任商容。

虽然相关之人都死了,王洲并不知晓商容在织网一事中掺和得有多深,但他能肯定,杨任一家之死,绝对有商容放任的缘由。

就如同今日这几家人的死亡,也有王洲放任的因素。是他用这几人试探商容,王洲不否认自己曾经想过商容会故技重施,故而他特意点出杨任,警告商容。

也是他太天真了。王洲反省,商容若是早已为自己寻好退路,或是那网中的大鱼,他又如何会在意王洲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