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谧不过是大王同族,自己的儿子却是大王近亲,若有了才能,比干不信大王待他们比子谧差。
听出了比干的深意,对自己被王室排斥感触越发深刻的王洲,心中也很是畅快,“王叔家的兄弟自然都是好的,只是人各有所长,擅文擅武擅书擅画皆有可能。”
“便如施丹娘施才人,当日报考侍卫队,回回训练吊车尾,如今为孤伺候笔墨,那一手字无人能稳胜于她不说,时而说出的分析竟比许多朝臣更精辟。”
举了个例子,在比干脸色有些灰败之时,王洲却转了口风,“兄弟们向学孤定然欢迎,只是若着实无此天赋,也希望兄弟们可以及时改道。”
“只要有能为,并愿意为孤效力,他们定是众臣中的头一份,所有可以胜任的差事全都他们第一个挑。”
有用的打工人,王洲从来不嫌少,但是不懂装懂的家伙他半点不需要,德不配位更是想都不要想。
比干同样听出王洲话中的深意,本以为作为首个投诚之人,可以为儿子交换到几个重要位置。
没想到大王竟是半点不松口,只肯拿点细枝末节的东西做交换。
那他要因此继续一条道走到黑?比干的心底发出这样的疑问,然后他做出决定,“有了大王这话,明日臣便将他们送到城外去。”
“不用那么急,”比干愿意投诚,王洲自然也要给面子,“先往侍卫营练一阵子,若有天赋,直接去军中岂不更好?”
比干一愣,真心道谢,“一切但凭大王吩咐。”
已有几代商王不肯容同族入军中,而大王竟会松口,着实出乎他的预料。
然而面对这最易上升的途经,比干说不出拒绝的话,只是投诚的心更真了一分。
收服一员大将,王洲心情极好,待回到寿仙宫,收到李冉的玉令邀请时,他的心情更好。
照例来到会客室,王洲的回信刚传过去,不一会,李冉便出现在他的面前。
满脸的笑容在触及李冉面容时收敛了些,只因为此时的李冉,表情着实不太好看。
“道友可是遇见了难事?”王洲关切地问道,“讲给我听听,或是能找找别的解决之法?”
李冉垂眸,整个人极为失落,“我找不到那个族群了。”
自从上回离开朝歌,李冉是一刻不停地往西走。然而来到那个族群曾经的所在之地,李冉不仅没见到族群中人,甚至连半点居住过的痕迹都没找到。
他以为自己走偏了路,然而直到他将方圆百里都找过一遍,仍是没有寻到半点踪迹。
虽已有了不祥预感,李冉还是不甘心地扩大搜寻范围。直到寻到了海边仍无所获,李冉才无奈地放弃寻找,返回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