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郁金堂 青衣呀 1796 字 2024-01-03

颜夫人这样夸赞崔湜,太平意外,又喜滋滋的,却不领情,开口还是质问。

“既是崔湜文风壮丽,为何夫人反评了宋之问是魁首呢?”

颜夫人一笑,露出两排雪白锋利的牙齿,意有所指道。

“此番诗会是为选拔人才,重修文学大典,何人夺的魁首,接下来便是何人主导操办。向来修书之事,繁杂枯燥,耗时日久,崔湜英朗,臣不愿拖住他皓首穷经埋头书斋,所以才评了宋之问第一。”

太平顿时面上绯红,明知道是阿娘的授意,还是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要你操心?”

张易之接过金盘送到女皇眼前,厚厚一摞字纸,笔锋流丽奔放,女皇随便翻了几页轻诵,果然江山代有人才出,颇为喜欢。

“都很好,五郎,既是你推举出来的人,又这般出挑,莫要埋没了,瞧他们喜欢什么,多多赏赐。除武崇训不算外,甲乙丙三等皆选为翰林院待诏吧。”

听来也算理所当然的安排,可上官侍奉女皇太久,只言片语也能明白她意中所指,心里突然涌起一丝疑虑,迟疑望向颜夫人,果然听她侃侃道。

“显庆年间,高宗的目眩之症已很严重,琐事皆是圣人处置,那时将好在编修《列女传》、《臣轨》,也有一群弘文馆学子在禁中侍奉,因常在玄武门等候出入,时人称之为‘北门学士’,各个二十出头,口无遮拦,行事偏狭,可是久在圣人跟前熏陶,也有成大器者,擢升至三、四品,范履冰、刘祎之还做了宰相。”

长篇大论,说的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

太平那时还小,约略知道个影子,编书本是好事,偏有言官皮子发痒,暗示皇后与青年士子关系暧昧,故意放松宫禁,太平气的不行,直通通冲上大殿,要骂言官胡说八道,却被四哥拦住了。

上官骤然明白颜夫人一番做作所为何来,立时躬身附和。

“臣亦记得,北门学士一时佳话,更掀起文坛创作之风,长安城外,处处名山大庙,皆有士子争相题跋,以求晋身。”

余光瞧着太平懵懵懂懂,苦笑转瞬即逝。

“臣请从旧例,修书这几年,就允崔湜等出入宫禁吧。”

颜夫人颔首,对她的驯服毫不意外,更带了一点微妙的笑意侧身过来。

“圣人说,喜欢什么就赏赐什么,其实长久侍驾,金珠官职如在囊中。倒是今日有缘同场,才人以特优而统御众人,好比开科取仕之座主。臣以为,允他们拜才人为座主才算得上额外嘉奖。”

这番话说的太平头晕,什么叫拜上官为座主?

上官名是内眷,实是内侍,虽有诗文流落在外,博得才女美名,到底是个拖过婚期,不得已幽居深宫的女郎,清清白白,凭什么与这群攀附亲贵的士子扯上关系,做他们日后吹嘘,花边上的镶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