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纪光山平躺在床里看他:“没想到过去这么多年,陈教授还记得我。香港的翻译市场不大,有机会的话,得把这条人脉发展起来。”

姜哲衍给他解纽扣,闻言手指一顿:“你工作之后真的变了很多。”

“没办法,翻译这行少不了社交。说到底,还得感谢当时你支持我去留学。”纪光山握住他停顿的手,“有了这段经历,入行顺利多了。”

“那也得靠你的实力。”姜哲衍拉起他的手,低头轻点了一下,“我这边也有个好消息。”

“什么?”

“在液晶分子聚合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种内源性调节模式。我联系了科学院的徐教授,他说如果能写出论文,愿意收我做博士后。”

纪光山不懂专业名词,但听起来觉得挺厉害的:“这么说,你的工作也要有着落了?”

“差不多,就看毕业论文了。”衬衫扣子全部解开了,昏暗的床头灯照在他半遮半掩的身体上。

姜哲衍咽了咽口水,冰凉的手指伸进衬衣门襟的缝隙,在里面绕起圈来。

纪光山偏头轻哼了一声,被他夹在腿间的腰不安分地扭动了几下。

姜哲衍抱着他往床头挪了点:“做吗?”

纪光山已经被挑逗得魂不知处,勾住他的脖子说:“你干活,我就要。”

在理智溃散的前一秒,他又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明天我没事,可以陪你去做脱敏。”

“好,”姜哲衍的手伸向了他腰间的皮带,亲吻着他腰腹紧致的线条,“谢谢老婆。”

-

姜哲衍的脱敏治疗已经到了最后一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那部分。

他和管理处老师借了钥匙,打开了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的门。

之前学校承办会议,姜哲衍以志愿者身份,也偷偷来过几次,但都没有勇气在散会后,站上讲台往下看一眼。

报告厅有两层,一主二副三块led显示屏,可以容纳四百余人。

过去五年,当年坐下面看比赛答辩的学生,基本都毕业离开了学校,就算对这件事有印象,也记不清他晕倒的缘由了。

但那时的每一个细节还是深深刻在姜哲衍的记忆里,沿着台阶一路往下走,姜哲衍的脚步变得犹豫。

“走吧。”纪光山握住他的手腕,像牵着一条不听话的大狗,拉着他走到讲台前。

姜哲衍打开桌上的电源开关,拿起话筒吹了口气。

空旷的会场响起了被放大的声音,姜哲衍拿话筒的手突然抖了一下。

纪光山注意到他不自然的表情:“这次可以先不用麦,我们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