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光山点头。
医生笑了一下:“不用太担心。我觉得他从美国回来后,性格更加稳重了。他的逻辑和表达能力都很强,也有和人交流的意愿,这些都会有助于治疗。”
“只是,他还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这点已经很难改变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脱敏过程中,尽量减少失败的次数。”
“知道了,”纪光山郑重地点头,“我会注意他的情况。”
“其他没什么了,之前他都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有人陪他,他应该也能更有信心。”
“但愿吧。”纪光山说了声谢谢,从咨询室里走了出来。
姜哲衍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本蓝色的小册子。见纪光山出来,他把东西放回一旁的铁架子上,纪光山这才看清楚,是医院的心理健康宣传册。
“医生和你说什么了?”
“交代了一点注意事项,毕竟我不是专业的嘛。”纪光山揽住他的胳膊,“接下来什么打算?”
“饿了,”姜哲衍用肩膀碰了他一下,“我们先吃饭吧。”
纪光山撞回去:“放轻松点。”
姜哲衍勉强地笑了笑:“出去再说,我还是不太喜欢看医生。”
-
按照医生的建议,姜哲衍把脱敏的第一步放在了春节假期。
学生都回家了,学校里有很多空教室和礼堂。正好纪光山也放假,可以抽出时间陪他。
姜哲衍选了个可以坐一百多人的阶梯教室,翻出以前的课件,模拟在大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纪光山坐在第一排,他的正前方。
姜哲衍打开课本,摊在讲台上。虽然现在底下是一百多个空位置,但如果每个座位上都坐了人,从这个视角看过去,还是很震撼的。
在讲台上站了五分钟,姜哲衍逐渐放下了对环境戒备,用眼神示意纪光山。
“那我放音频了。”纪光山站起来,将手机分别放在教室的两个角落。这是他上周在会议现场录的噪音,可以较好地还原坐满人的场合。
这点声音在正常人听来都是可以忽略的噪音,纪光山做翻译的时候,几乎都不会注意到这些。
但交流和听力的负担大了,姜哲衍就会莫名地感到烦躁不安。
这种感觉并不会反应到躯体上,而是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和紧张情绪叠加,相互作用。
姜哲衍看了眼纪光山:“我开始了。”
“姜老师请。”
姜哲衍拿起翻页笔点了几下,看着课件上熟悉的热力学名词,把话筒拿到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