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开会?”
“内华达,在隔壁州。”姜哲衍说完这句话,摇了摇头,“还不一定能过稿呢。”
“别这么说,要对自己有自信。”纪光山戳了下他板着的臭脸。
姜哲衍的脸色稍微舒展了一点:“不是没自信,这个会议是凝聚态和高分子的专场,邀请了世界各地的行业大拿,我本来就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的。”
“这不是很好吗,现在就应该是学习的时候。”纪光山永远想得比他乐观,“翻译和科研都是需要积累的行业,再过二十年,就是我们的时代了。”
“知道了,”姜哲衍拍了拍他的手,挤出一丝笑意,“还是老婆会说话。”
第82章 不速之客
纪光山说得没错,姜哲衍确实紧张。但不是担心过稿的问题,而是在会议上怎么讲。
疫情持续的那几年,线下会议都取消了,就连毕业答辩,也是用视频会议糊弄过去的。
他已经四年没有在大型场合做过汇报了。这几年出了很多事,病情也不断反复,姜哲衍不清楚自己就能做到什么程度。
按照会议要求投递完摘要后,姜哲衍继续完善论文的内容。三周后,姜哲衍收到了录用通知,让他在五个工作日内提交完整论文,并尽快上传表格,完成注册缴费。
接下去的半个月,姜哲衍几乎都忙得睡在实验室里。修完会议论文的稿子,还要应付上一篇期刊论文二审的意见,紧接着又收到了会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还要做展示用的海报。
等忙完这一连串工作,他约纪光山吃了顿饭。纪光山走到餐厅,桌上还放着电脑。姜哲衍抬头时,觉得脊椎有些僵硬。
“这些天忙坏了吧?”纪光山放下书包,绕到后面给他揉肩。
“没事,你坐吧。”姜哲衍把电脑收起来,“有的忙是好事。马上就是第四年了,做不出成果怎么毕业。”
虽然心疼,纪光山还是会为他工作时专注的气质着迷:“刚才在写什么?”
“改了下会议海报。”姜哲衍递上菜单。
纪光山有些吃惊:“居然是海报展示?我还以为你需要汇报。”
姜哲衍笑了笑:“像这种大型会议,肯定都是邀请专家分享,哪轮得到我。”
“那你得努力成专家啊,”纪光山调侃道,“我还等着给姜教授做翻译呢。”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姜哲衍闻言,眼中笑意凝固,含糊地应了声。
“对了,你的海报做得怎么样了?给我看看呗。”虽然不能去现场看他神采奕奕的样子,纪光山还是很期待。
姜哲衍不想把负面情绪带给他:“等吃完回家吧,正好帮我提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