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回家一回却是难上加难,就算是书信也是难得写上那么一回。远嫁和亲的女子,纵是皇室格格又如何,一样是政治婚姻的牺牲品。
这万恶的旧社会!
宝珠知道自己也无力与之抗衡,只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罢了。有胤禛这个皇帝在,还是应该可以的。
得到宝珠的承诺,石氏强笑道:“谢谢娘娘。”却仿佛已用尽了力气,再也说不出话来,只半躺在那里大口喘着气。
这时,伺候石氏的丫鬟婆子听到信都跑了过来,见皇后娘娘在,都吓得面无人色,急忙跪下请罪。
宝珠也不理那些,叫张起麟处理就是。再说废太子府上自己也不好插手整治,下人们怎么样全看允礽自己了。
宝珠安慰石氏几句,出得门来,又叫人找来过来诊治的太医,命他们用心诊治,这才回了园子。
过不多久,二福晋石氏便病逝家中。宝珠不免又难过一回,亲自去祭奠了石氏,皇帝也下旨以亲王福晋的规格安葬石氏。
可怜一代佳人香消玉损。
送走了石氏,允礽身子也不好了起来。第二年冬天里,废太子允礽的病已然加重。
或许是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允礽给皇帝写了信,说自己“臣得罪皇考系大不孝之人,应将臣弃置不问,乃蒙皇上种种施恩深厚,臣实感激靡涯。臣今福薄,病已至此,安敢虚言。”1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倒是允礽真心实意的话了。
皇帝见了不免感叹,允礽虽然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但到此境地,到底叫人感慨。
皇帝遂派太医前去诊治,又遣苏培盛前去探望。
苏培盛探望后回来禀告皇帝:二阿哥允礽身子已到大限,药石无效。允礽确有忏悔之意,常教导其子弘晳一定要忠于皇上云云。
皇帝听了苏培盛的话,只点点头,看来允礽确实变了。
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废太子允礽病逝。
皇帝下旨追封允礽为和硕理亲王,谥号“密”,丧仪按照和硕亲王例办理。皇帝亲自前往哭奠,命允祉等人前去带孝祭奠。皇帝又册封弘晳之母为理亲王侧福晋,由弘晳赡养,其余妾室随个人意愿择定居所,“丰其衣食,以终余年”。1
朝中大臣,无不赞皇帝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