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大人,公孙策和包大人,是怎样的出身?”谢箐思维一向发散。
虽然开封府确实廉洁,无论老包还是公孙策,都只有那点可怜的俸禄。但她却发现,那黑白无常和展昭一样,吃穿用度其实挺讲究的。包拯的为人,是不可能用权柄“发家致富”的,这点毫无疑问。
谢箐再次瞅了瞅展昭,心里嘀咕,可千万别告诉她开封府都是一群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富二代啊。
“他俩都出身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展昭淡淡道,“公孙策父亲是庐州知府。至于包大人,他父亲可谓少年英才,最初是福建惠安的县令,后相继出任朝散大夫、行尚书虞部员外郎等官职,如今为南京上护军和南京留守,手握军政大权。”
谢箐半响没说出话来,一脸复杂地看着展昭。
d,开封府果真藏龙卧虎,个个都是开跑车来领保安月薪的奇葩人物。
不过,也更说明了开封府人的难能可贵,初心不改。
其实她觉得古代科举制度挺好的,虽然官宦之家确实更容易出头,可却始终给所有人留了一条上升通道,即便比簪缨世家子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只要真的有才华,确实就能跨越阶层。
比如宋仁宗前后年代的杜衍,陈生之,以及号称大宋最生猛学子的笵镇,都是彻彻底底的寒门,因为天赋秉异又努力,最终身居高位。
大宋果真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难怪汴梁能如此繁华。
想起蓬莱谷的事,谢箐有些感慨,但愿大宋还能继续繁华下去,莫要误入歧途。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玫瑰谷。看着漫无边际的玫瑰花海,谢箐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