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进沙漠前,他总能找到蛛丝马迹看穿我的身份,我搞不懂自己到底泄露了什么信息,查他的身份,是个普通研究员。后来我想起这天,才明白,一些有心事的人往往能一眼找出同类。
跟我住一间的是个德国人,负责遥感技术的外国工,跟他聊了一阵,才知道02年中德遥感技术合作,这次考古也是合作关系的再延续。好在每间屋子有两张床,第二天我起床时,他还在一边打鼾。洗漱完到一楼吃早饭,吃食特别硬,把肉配奶茶,我怕途中闹肚子,不敢多吃,找老板要了两块面包。我上楼拿背包时,其他队员才陆续下楼。
队伍配了几名研究生,有年轻人在场,气氛活跃很多。我蹲在窗下抽了两根烟,盘算着什么时候脱队行动。
杨林过来找我,拿着一张地图,“关哥,主任让我问问有没有近一点的路线。”
显然,王主任派的人有些老实,连探话都这么低级。我展开地图,指了指在建的雅山一级公路,这条路段到麻岗,有一条公路直通赛音乌苏,可以从这条路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这也是王主任计划的路线。
我看了眼正在吃饭的王主任,“我没来过,对这里也不太了解。”
杨林有些不甘心,又问我查资料查到了些什么,可以分享交流。
我指了指桌角的相机,“门外汉能查到啥,我就是来采个风,过几年准备写一本沙漠小说。”
杨林哦了声,走回去跟队员商量了些什么。看样子,王主任趁着我下楼的时间,给他们讲了些话,不外乎是提醒着提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