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恐怕都注意到了人文社译著中的这条脚注:
“这位是尼法朵拉——”
“菜姆斯,别叫我尼法朵拉。”那个年轻女巫打了个冷战说道,“是唐克斯。”
“尼法朵拉·唐克斯更喜欢别人只称呼她的姓。”卢平把话说完。
“如果你的傻瓜妈妈管你叫尼法朵拉1,你也会这样的。”唐克斯嘟哝道。
1在英语里,“尼法朵拉”一词的前半部分“尼法”是一个不太雅观的字眼。
nypha确实是个不太雅观的字眼,多年前我也见到有些哈迷说出版社误会了,这个名字前半部分应该是nyph,没有a。nyph(尼芙)指的是古希腊神话中,居住在山林水泽的“小仙女”。
《英语词汇文化喻义研究》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版):
【nyph(仙女)与nypha(小阴/唇)
引言∶作为西方文明的滥觞,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神话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对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英语,英语词汇中就有许多是源自神话中的人物。
nypha(小阴/唇)源于nyph一词。希腊神话中的nyph是居于山林水泽的仙女。nyph的希腊语意思是“少女”。在艺术作品中,这些仙女是半/果/体的美女,她们性情明快、举止轻/浮。英语中下列含有贬义的词均派生于nyph一词∶nyphish(举止轻浮的)、nyphet(放/荡的少妇)、nypholept(处于狂热或狂态的人)、nypholepsy(妄/想/狂)、nyphoania(女/性/色/情/狂)。】
注:顺便说一句,我估摸彭倩文老师是故意的——台版的译词“小仙女”,是唐朝时期,对青楼女子的雅称。(台版没给注释,也不可能给注释,我估计对岸的读者都不一定知道这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