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如果自我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的眼光,那他人就是自我的地狱。人会在被他人凝视的时候失去主体性,使自我变得客体化。

比如说一个女人,她对自己的外貌并不自信,她希望变成人见人爱的大美女,受到大家的追捧和欢迎。或者说一个男人,他认为自己不够有男子气概,想要从女人身上通过两性关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个时候,就是把对自我的认同感放到了他人身上,人变成了一个被凝视的客体。为了满足自己,必须去争取他人的凝视,自愿成为客体。而逃出这个自我摧残的循环又是不可能的,因为客体终究是客体,无法独立存在,失去凝视,客体将毫无意义。

简单地讲,戴安娜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是艾登心中完美的自己,戴安娜认识的那个风趣幽默,学富五车的漫画家。镜子外则是真实,或者说艾登心里的那个自己,焦虑酗酒,没有方向,信念感坍塌。

镜子内外其实都不是真实的艾登,但这种反差是艾登自尊心难以接受的。

杰森和弗里敦太太都见过艾登糟糕的时候,无论艾登是否承认,这两个人在她心里的位置都更靠近那个真实的她。而戴安娜站在艾登内心世界的围墙外面,那个对外展示用的美丽花园里。

弗里敦女士帮助过很多女孩,在她眼里,最没救的女人不是傻子或者残废,而是一点自尊心都没有的家伙。只要有一丝尊严,就有反击的机会。

所以她决定让戴安娜来唤醒艾登的自尊。

弗里敦女士的判断非常正确,艾登在戴安娜面前自惭形秽,她咬着牙,尴尬地想挪到杰森身后去。

艾登听见坏消息接二连三,在弗里敦女士的盛情邀请和古籍诱惑下,戴安娜将在圣三一女校留宿一段时间。弗里敦女士还动用人脉关系,让戴安娜的留宿变成了出差,甚至还有出差补助。

“感谢邀请,这就像回家了一样。我很喜欢能和这些女孩子们在一起,除了艾登之外,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客座历史讲师?散打兴趣课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