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从小生活都很不错的,刘邦一眼就能看出来,特别是张良,有些龟毛的性子,之前说不是金尊玉养的大家族,他都不信。
而刘邦,祖上也阔过,但是现在也穷了,有一点点积蓄能送他去读书的。
他和卢绾一起就读的马公书院,书院名声不显,是马维马老先生办的私塾。
不过刘邦并不爱读书,虽然聪明,脑子灵活,读书也读的快,但是他读书的那段时间,世道不太平,总是打仗,他也十三岁左右就当了游侠,想着去信陵君门下混口饭吃。
但是这世道,即使是信陵君也没活到刘邦过去,信陵君招募门客,但没到刘邦,他就死了。
信陵君的门客张耳此时恰好也招募,刘邦跟着他混过一段时间日子。
之后刘邦建立大汉,张耳也是开国功臣之一。
之后刘邦回到老父亲身边,又争取做了这大秦的泗水亭长,人有鸿鹄之志,但是也有安于小家的心,他的鸿鹄志,更倾向于信陵君那种。
交友无数,有门客三千,真性情,且仗义疏财,当个正直的好人。
能不打仗的话,刘邦是不愿意打仗的,特别是在接触小孩多了之后。
不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而是更想要这世道,大家都能活着,能安安稳稳按部就班地读书识字明理,当个正直的人。
而不是年纪轻轻就要提着刀拎着剑上战场。
能像他爷爷那样,年纪大了有个安生晚年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