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最后还得刘彻拍板答应,他的不少丞相,估计都宁愿当使节,为大汉的版图出一份力,而不是当丞相,成为下一个死人,死的理由还各不相同,谋逆、贪污各有各的死法。
天书给的农书也在偷偷布置一些给大汉往外跑的理由。
讲到种子的时候,说哪个国家的水稻、小麦更高产。
讲到用铁制作农耕用具的时候,附上国内外,就是全世界这么大的版图的铁矿,足足放了三四页,特别是距离大汉近的岛国,给人原来的小地方扩大了展示矿产的,不算多,但也有,可以去打打。
最主要的是,天书缺德地设置了个武力值对比,地图上基本没有能超过大汉的,像是在用语言催化大汉的君臣。
不要怂,就是打,这些人我都衡量过了,没咱厉害,冲!
这让人咋办,特别是本就好战的大汉君臣,已经有人再度畅想打仗的场景了。
这样的气氛也影响到了本来是来劝陛下少打点仗,多关注关注民生,有粮食了才更好打仗的百政。
农业的脑袋被好战的想法占据了大脑,现在连百政也觉得,别的国家又比不上我们大汉,东西也多,打一仗还能抢回来点东西,这就是回血了啊,四舍五入打仗不花钱。
打!为什么不打!必须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汉的厉害!
一个激动,见到刘彻之后,一直低着头,都不怎么敢和他对视的百政,突然就有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胆气,和刘彻对视,激情自荐。
“陛下!若战,草民愿为使节!草民有一物献上,可令战斗之时有信号接应。”
想了想,百政说了点有信号最直观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