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接下来一周的时间,我们的主角就在那养鱼、制碳、制陶、晾藤丝中度过。在此期间,那条鱼活得很滋润,滋润到一周后就进了希黛里的肚子。

嘛,够肥,真香。

在反复的寖泡、搓揉中,藤丝上的粘液逐渐褪去,摸起来干爽、柔韧。轻轻一搓,还能把每一缕藤丝的纤维搓开。

感觉差不多了,就把藤丝捞出来,捋顺后平铺在太阳下进行晾晒。期间时不时把下面的藤丝往上面翻一翻,争取每一根藤丝都能获得阳光的滋润。

晒好后的藤丝不仅干爽柔韧,还有一股好闻的草木香。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不够柔软。但这都不是问题。

有了这些藤丝,他马上就能重新变成体面人了。

这时候的陶器烧制已经基本接近尾声,现在正在烧制的一窑出来,暂时就不用做了。毕竟泡藤丝需要的时间也不短,摸索的时候总是担心会有什么缺漏,不够尽善尽美。

他操控着叶片们把藤丝一根根缠绕在削制好的的小木棍上,让它们规规矩矩的变成一个个线团方便使用。

这项工作很简单,众多叶片同时赶工,没多久就缠完了。麻烦的是接下来的制衣。

他不打算用传统的经纬线交织的技艺制作衣服。哪怕见过有的阿婆主织布。他也不会纺织,更不知道怎么制造纺织机。

哪怕他用最简陋的方式勉强弄出了简易的织布机,用力量搭配高效纺织。那也需要搭配制衣的相关用具。

剪刀和针,这两样是必需品。

除了这以外,新手织布总是会出点问题。最起码,疏密不匀,剪开后容易抽线,或者干脆直接散线都让勤劳的他气到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