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杏气恼道:“我一心替你打算,你却不识好歹!”
阿真微微一笑:“我的事我心里有数,不用你替我打算,你倒是很应该替你自己打算一下。”
“你知道村里人这几天是怎么说你的吗?你嫁过来这么多年,从不下地,一点重活都没做过,大家都以为你干不了。没想到你不是不会,而是不愿。这几天你帮黎家干活,镰刀再也没割过手,锄头也不会挖到脚了,挑东西也不会半路摔断腿了。”
刘秋杏这些天连续下地,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议论纷纷。以往她在众人心里的印象就是命好,是个好人,愿意无私的帮助黎家。如今看她干农活有模有样的,名声顿时直线下降,原来之前那些年她都是在偷懒啊!
刘秋杏早就想到自己会被人议论,不过无所谓,只要能帮到黎家就好。只是此刻由阿真当面说出来,她还是不由得怒火中烧。
“还不是你们两个不孝的东西!要不是你们不肯干了,我何至于亲自下地?”
干农活实在是太累了,刘秋杏每次从地里回来,都感觉自己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要不是想着黎梦川,她真的坚持不下去。如果能骂醒阿真阿平就好了,这样她就能轻松了。
阿真看着短短几日就苍老了十岁的刘秋杏,心里一阵高兴,忍不住替她打算起来:“不论你再怎么骂,我和哥哥都不会去帮忙的。你快省省吧,与其骂人,不如把这点力气留着想些别的。比如,黎家的农活以后都要靠你了,黎梦川文弱,又自持身份,决不会下地的。陆嬷嬷又年老,除了你,还能依靠谁?”
“就算给人做奴仆,也有一纸契约,而你什么都没有。既没工钱,也没个名份,万一将来黎梦川发达了,却又不管你,那时该怎么办?要我说,你一心拿他当亲生的看待,不如直接做他的干娘。有了干娘的名头,他这一辈子都不能摆脱你。为了名声,他也只能好好孝顺你。”
在原剧情中,黎梦川高中以后感念刘秋杏的付出,认她做干娘,把她接过去养老。阿真想着,这样的好事不应该那么晚才发生,不如提前一点,让这对母子早些团聚才好。
刘秋杏听得一怔。
她以前从未往这方面想过,听阿真这么一说不由的茅塞顿开。是啊,若黎梦川认她做干娘,那她以后对黎梦川好就是天经地义的了,看谁还敢胡乱嚼舌头,说她脑袋有毛病。
可是,黎梦川是否愿意呢?
刘秋杏暂时压下这一点,因为她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她先往外看了看,只见阿平正端着碗在院子里吃饭,没注意这边,于是压低声音问道:“我箱子里的那些手帕,是不是在你那里?”
她早就应该问问的,只是这些天农活累得她压根没想起来。
阿真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挑了挑眉。
刘秋杏见状便知道自己猜对了,低声骂道:“你这个死丫头,尽做些贼人的勾当。我也不怕你往外说,到时我名声坏了,你也讨不了好。赶紧还我!”
“我不在乎名声,你威胁不了我。”阿真微微一笑,“我知道你的心不在这里,哪怕我和哥哥绑一块儿也留不住你。为了防止你再拿家里的东西去讨好黎梦川,那些手帕我暂时替你保管着。对了,你不用想着去翻我的屋子,我早就藏在了一个很妥当的地方,保管你找不到。”
刘秋杏恨得咬牙切齿。本以为是相互拿捏的事,可是看这死丫头的表情,她是真的不在乎。
想到下午还要干活,刘秋杏没有闲功夫跟阿真多扯,匆匆用罢饭,在家里略坐了坐,又继续下地去了。
下午正忙时,娘家的两位嫂子找了过来,开口就劝刘秋杏:“你也真是的,旁人想歇着还没那好运道,你倒好,巴巴地替黎家干起活来。这么辛苦,你图什么?”
另一位嫂子跟着说道:“你真是有福都不会享。”
自从爹娘相继去世后,刘秋杏跟娘家的关系渐渐疏远起来。她一心只扑在黎梦川身上,对于娘家,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走动一下。就连送过去的礼,也比旁人的要薄上几分。如此一来,两边的关系就越发不亲近了。
刘家人最近也听说了刘秋杏的壮举,碍于面子,等家里的农活忙完了这才打发女人们过来问一下。
刘秋杏不喜欢听这些说教,直接回道:“嫂嫂们与其在这里劝我,不如把哥哥们叫过来帮把手。对了,再把几个侄儿也一并叫上,这满地掉落的麦穗正等着人来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