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路上,遇见一位邻居朱姓大婶,对方笑着同她打招呼,阿真也笑,主动向对方展示自己手里拎着的艾草:“最近家里的蚊子多了起来,娘睡觉总睡不安稳,我就去买了一大捆艾草,准备把屋子熏一熏。”
大婶点头:“艾草好,一熏蚊子就全跑了。”
看着阿真远去的背影,朱大婶在心里感慨:秦氏的命真好,儿子事事以她为先,有好吃的好穿的,都要先孝敬给她。这附近的人,谁不羡慕她?
感慨完,朱大婶又冲地上啐了一口,嘴里骂骂咧咧道:“老东西这是把自己当成太后了。我们这些当娘的,谁不是以儿子为先?就她舒坦地享受着,也不知她儿子还能再孝几年!”
朱大婶一直看不惯秦氏,因为秦氏的儿子把她儿子给比下去了!
这时,另外一位大娘路过,见状便问道:“你嘴里嘀嘀咕咕什么呢?”
朱大婶走近,同她闲话起来:“刚才秦氏的儿媳妇买了一捆艾草,秦氏说家里蚊子多,叫她熏一熏屋子。”
大娘点头道:“是该熏一熏,艾草又不贵。不过城外大把,何必费这银子?”
“你管人家呢,她儿子工钱高。”说到这里,朱大婶心里酸得不行,必须得说点秦氏的坏话,自己才能好受一些,于是便道,“你知道吧?她儿子可孝了,为了给她守夜,已经和她同住一个屋一年多了。我说她怎么还没有孙子,儿子都不往儿媳屋里去,儿媳能怀上那才见了鬼了。”
大娘摇摇头,皱眉道:“虽然孝心可嘉,但毕竟是已成年的儿子,跟母亲一个屋,终究不方便,这像什么样子。”
“可不是嘛。就她天天在外面显摆她儿子孝顺,好像我们的儿子都是白眼狼似的。孝顺也该有个度,把人家小夫妻俩分开,孩子从哪里来?”
大娘点点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小夫妻俩应该住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