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一亩上等田地大约需要五六两银子,阿真要的多,恰好又有人急需银子要卖自家的地,中人两边说合,最终阿真以二百二十两的价格买下了四十亩地。
买地是好事,杨父自然不会阻拦,他甚至希望阿真把银子全部都用来买地。
价格谈妥,中人又领着他们去衙门办理文书。写买主姓名时,其中二十亩,在阿真的要求下写上了杨父的名字。剩下的二十亩,则是她自己的名字。
杨父有些畏惧衙门,因此只在外边等着。
阿真和柳运从衙门出来,告别中人,然后朝着杨父走过去。杨父见状赶紧往这边迎了几步,一脸激动:“都办好了?”
他这是在替阿真激动,只要有地,什么时候都不用怕。
“办好了。”阿真点头,然后拿出那二十亩的契书,递给杨父,“这些是我孝敬给爹娘的。”
杨父虽然识字不多,但自己的姓名还是认得的。他怔怔地捧着契书,反复看了好几遍,然后才反应过来,一边教训一边要把契书还给阿真。
“写我的名字做甚?这是你挣的,该写你的名。你已经帮家里够多了,我不能再要这些。”
这些日子全家人能吃饱饭,有鱼有肉,还有新衣穿,这都是阿真的功劳。更何况,她还要帮娘家修房子呢。
阿真不肯接,还把手背到了身后:“我不要,这是给你和娘的。”
阿真的为人原则很简单: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杨父杨母还算不错,不会拿女儿去换彩礼。他们也不□□,会尊重阿真的想法。所以,阿真愿意对他们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