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黑白无常带回一个新的鬼魂, 鬼魂灵力枯竭,仍一步三望,似总有舍不下的牵挂。因他生前拯救过万千生灵, 冥王破例给了他一面阴阳镜, 让他再看一看他所牵挂的人。

……

书房里, 林长济的砚台不知什么时候被换了。

林庭鹤生前最爱的丛星砚,端端正正的摆在案头上, 砚台下压着厚厚的两封书信。

第一封给长安, 是这段时间研究鹿鸣县的水文地貌得出的治水之法,不知为什么没有当面交给他,而是交代长济转交。

林长济随即命人拿上他的官防,将信送到驿站寄出。

另一封写给长济和长世。林长济小心裁开信封, 是林砚稍显稚嫩的字体, 洋洋洒洒数千言,交代三兄弟修身、治家、为官之道,两兄弟看完,不禁潸然泪下。

……

次日, 太阳依旧升起。

林长济穿上官服, 继续回翰林院熬资历。

午后,他去向上司汇报《资治通鉴纲目》的修撰进度, 顺便问了李学士一句,林砚的表现如何?

他们既非皇亲, 又非勋戚, 林砚如今还只是个十一岁的孩子,进宫做伴读, 眼下学的还是《四书》、《五经》, 日后跟着祁嵘学那些王侯将相的治国之道, 还有什么路可走呢?

太子先前的那位伴读,如今可是进了锦衣卫的。

想到这一点,林长济心中愈发担忧起来,决心再过一两年,以回乡参加县试为由,将林砚送回江宁老家一段时间。

李学士经过一夜的休息,精神状态已经恢复如常,面对林长济的发问,显得有些难以启齿。

林长济见李学士欲言又止的样子,反问:“可是世子又偷偷看话本儿了?”

“何止啊……”李学士支支吾吾的说:“两个人都在看,还换着看。”

从前是一个,如今是一双——头疼。

林长济:……

他忽然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依林砚现在这副德行,在哪里都不会好好念书的。可当他看见小小的少年无忧无虑跑在阳光下,又不忍心打破这份美好。

他宽慰自己,孩子刚刚“醒来”,放任一段时间无伤大雅,日后一定好好约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