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点点头,皇子大多四岁左右开蒙,六七岁上就能完成蒙学课程,而后由《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顺序往下读。
十岁只读到《论语》,着实有些平常了。
要他背来听听,祁嵘便将卫灵公全文背了出来,中间偶有卡顿,倒也还算完整。
皇帝又问他:“‘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何解?”
祁嵘摇头称不知。
“屹儿,你说。”皇帝看向祁屹。
祁屹不假思索道:“花言巧语扰乱道德。小处不能忍,会扰乱大的谋划。朱子曰:‘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妇人之仁,不能忍其爱也。匹夫之勇,不能忍其暴也。’”
声音清朗,对答如流,皇帝露出满意的神色:“看来你不但读过《朱子集注》,还读过《四书或问》。”
祁屹称是。
皇帝点点头。再问祁嵘其他句子的释义,槪是一问三不知,皇帝不禁有些失望,吴王府的属官在奏报中说,祁嵘灵心慧性、闻一知十,他将其召进京城,本是寄予厚望的,如今看来,只是看上去活泼灵气,招人喜欢,资质上实在平平无奇。
尽管如此,皇帝依旧是那个仁慈和蔼的君父,对两人说了许多勉励之言,并命太监拿来两串色泽鲜红的珊瑚串,赏给他们盘玩。
祁屹面上诚惶诚恐,心里却多少有些不服气,他答得分明比祁嵘要好,却得到了相同的夸赞和奖赏。
等他们回到撷芳殿,但见祁嵘一脸沮丧,他心想:一问三不知还得到了赏赐,有什么好沮丧的?
面带关心的问道:“嵘弟,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