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会编东西的不少,但真正能称为手艺的人就五个,水平都在张老四之下,所以加工坊这边都默认张老四领头,他们属于加工坊的主力。
各人的徒弟大多都是本家子侄,只有一两外姓人,私下偷偷拜了师,没事的时候去师父家里帮着干活,跟着学门手艺。
徒弟都是会点编织活的,属于第二梯队,目前一共八个。
再就是经过报名挑选后来打零工的人了,有基础的优先,没有基础,手指灵巧的也行。当时挑人还现场做了考核,有的教一两遍就会,有的恨不能把指头掰断都别不对编篮子的花,只能择优录取。
这些人共十二个,一部分做基础编织,再复杂的就给交给第二梯队,最关键的部分是张老四他们做。
另一部从徒弟里挑了一个出来带着处理材料。
材料处理的好,他们用着顺手,速度就快,这一步也很关键。
周嘉妮跟邱则铭走到门口,看着院墙上用红油漆写的‘前进大队编织坊’几个字,笑了下,这几个字不会在这儿待时间太长的,早晚让它们换面更大的墙,横撇竖捺恣意地绽放。
进门后,院子里忙得热火朝天。
院子东西两侧,还有挨着大门口的南墙边都起了棚子,一看就是新搭的,大家都在棚子底下忙碌着。
虽然没拿到订单详情,但张老四通过周嘉妮之前传回来的零散单子判断,元宝筐和花边框最受欢迎,所以编这两款总没错。
见周嘉妮进来,有人笑道:“哟,嘉妮同志回来了?”
张老四他们抬头看过来,脸上露出慈爱地笑容,道:“小周同志,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