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周嘉妮开始翻看那些资料。
孟老师给她的手抄本是几种茄科蔬菜的种植技术,西红柿、茄子和辣椒。
周嘉妮越看越欣喜,饶是她没学过农业相关的东西,也能看出这份资料的宝贵,小声道:“如果塑料大棚能弄起来,可以参考这份资料试种一下这三种蔬菜。”
邱则铭接过来一目十行看了几页,微微吸气,低声道:“这笔记写的太专业了,应该是专业搞农业的人做的笔记。”
说到这里眉头一动,想到另一种孟老师誊抄笔记的可能,心道,孟老师太谨慎了。
周嘉妮想到这个时代的特殊性,也反应过来点什么,侧目朝邱则铭看了一眼,他目露惋惜地微微摇了摇头。
两人心照不宣地叹了口气。
周嘉妮看了下那两份关于塑料大棚的报道,一篇是她几年前看过的报纸,另一篇是刊登在科学实验杂志上的。
杂志上这篇记录的比报纸上的详细,记录了塑料大棚实验期间遇到的一些困难和解决办法、湿度和温度的调整实验,以及种植大棚蔬菜的心得体会。
两人如获至宝,看了一路。
邱则铭最后总结道:“杂志是前年冬季的,如今又过了一年多,肯定会有新的突破和进展。”他遗憾地道,“就是关于大棚建造的描述少了点,不够详细。你看这里,他们提到最初建造的大棚,因为抗压能力不行,一场大雪就让那块试验田宣告失败,可在改进上却寥寥几笔带过,咱们想抓住核心内容,还得接着找资料。”
周嘉妮翻着报纸上最早的大棚构图,她可以结合后来的大棚模式提出建议,但这个念头起了一瞬,就让她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