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进来的大姐跟江柠磨了二十多分钟,又是让江柠帮她试衣服,又是嫌弃的挑三拣四,知道江柠这里确实是不讲价后,最终选了一件小码的衣服,咬咬牙还是买了。

她觉得,她女儿穿上这件棉衣,一定和老板的妹妹一样好看。

之前她在街中心那里看上一件和这个差不多的棉衣,还没这个好看,开价就要一百,她还到五十块都不卖。

人家当然不会卖,街中心的铺子房租本就比这里高多了,她们每次进货都要自己亲自往深市跑,拿到的也不是一手货源,成本价就比江柠要高一些,加上路上的路费、住宿费,各种费用,成本本来就比江柠这个高了许多。

江柠纯粹是运气好,刚好《武侠》这本杂志的创始地就在广市,为了让她能按时交稿,特意给她安排了个编辑过来,这个编辑也恰好就是广市本地的,又有亲戚在开厂,直接给了她一手货源,还不用她亲自跑,省事又省钱。

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由于款式都是别人帮你挑的,有的甚至是他们压的往年的库存,在款式和质量上没有保证。

好在,因为王咏的关系,她这一批货的质量都还不错。

有了第一个买的,后面开张就容易了。

江柠一看就不像店老板,她们都以为王咏是店老板,都过来跟他打听:“小伙子,你们那什么江南制衣厂,真的倒闭啦?”

王咏看看江柠,又看看询问他的大姐,用力点点头,用他那极具广市口音特色的广谱说:“是的,我们制衣厂倒闭了,发不出工资,只能拿衣服来抵了,这些原本都是卖一百两百三百的衣服,你们看,都是好料子,平常外面买都买不到,要不是我们厂倒闭,厂长和小姨子跑了,我们只能拿厂里衣服来抵工资,外面哪有这么便宜的好衣服?”

被这奇特的广告喊着进点的大姐们,听到小伙子明显和他们吴城不一样的口音,立刻就相信了:“这小伙子一听就不是我们吴城的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