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调查完张铃铛后,我觉得有些剧情还真不是编剧瞎编的,现实比电视剧狗血多了,陶书记,您知道这个张铃铛是什么人吗?”
向暖想了想道:“应该是张家屯的吧,甚至跟他们仨都认识。”
程铭绪都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直接竖了个大拇指:“陶书记,我要是有您这样的脑子,很多案件肯定都能迎刃而解了。”
向暖笑笑:“具体说说。”
程铭绪点头:“张家屯早些年都很穷,张铃铛家就更穷了,她跟张兰兰是堂姐妹的关系,她跟戈江是初中同班同学,初二的时候成了同桌,少年男女的青春懵懂以及同类的惺惺相惜,两年的同桌关系让二人远超一般的同学关系。”
“戈江家里条件也没比张铃铛家好到哪里去,但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张铃铛的成绩也不错,大概在班里排八九名的样子。但她上完初中后家里就不给她念书了,她被迫辍学。”
向暖问了一句:“她怎么没有被资助念大学?”
第961章 调查(12)
程铭绪无奈一笑:“我从他们班的初中毕业照上看,张铃铛小时候很黑,又干瘦干瘦的,应该是不符合那位的资助条件。”
向暖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程铭绪喝了口水接着说:“戈江本来也是要辍学的,家里实在没办法供应他读书了,于是他就跟张铃铛约好,等拿到初中毕业证就一起出去打工,以后就相互扶持了。
但戈江遇到了一个很负责的老师,中考成绩出来后,戈江拿到了他们县理科第三名的好成绩,老师三番五次去村子找他父母,还找村干部,说戈江肯定会成为他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最后又让全校的教职工捐款,就这么的,才将戈江上高中的三年学费给凑了出来。”
“戈江又能念书了,最后他没有选择跟张铃铛一起出去打工,他跟张铃铛说让她也别走,他会给她补习,希望她能复考,这个事是张铃铛的姐姐说的,她说当时张铃铛被戈江说心动了,就真不愿意出去打工,想复读,但最后张铃铛还是被她姐带出去打工了,两人就此断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