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斯d林时期,苏l片面的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跟轻工业发展缓慢,粮食产量低。

所以赫l晓夫上台后就开始推广种植玉米,国营农场接到命令开始大量开垦荒地,结果就是开出来的地都没人种,玉米也因为气候原因收获很一般。

苏l一解体,那些国营农里的设备根本就没人管,不孝子们都在抢重工业设备呢。

这就给了下面那些国营农场的领导钻空子的时间,他们基本就可以做主将这些所谓的“淘汰”农机低价处理了。

向暖一口气换了二十台联合收割机台,十台播种机,二十台脱粒机,十台联合整地机。

安省有一半是平原,那边种植小麦,回头把这些卖给那边,肯定是能回本的。

接着又买下了一条生产护肤品的生产线,大柱这边也换到了搅拌机,挖掘机以及他心心念念的塔吊。

冯厂长买了三台目前最先进的机械多头绣花机,据说也是他们从小日子那边买来的,也才用了三年多不到,如今乱糟糟的,卖了也就卖了。

他买的绣花机比国内生产的绣花机要小很多,同时效率要高一半,耗损也小。

为此冯厂长高兴坏了。

但他不会操作,他不是技术工,就算现学也来不及,把设备买回去了不会操作那也是抓瞎。

于是,冯厂长让中间人帮忙找几个会操作绣花机的熟练工,可以长期雇佣,工资待遇都是最高技工的待遇。时机合适,也会帮他们移民落户。

现在整个乌兰国都乱糟糟的,真的有本事的专家们被各国抢,有钱的有关系的也都开始往丑国等国家偷渡,剩下的一部分故土难离,还有一部分普通人想走但是没渠道。

冯厂长开出来的条件虽然不算很高,但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普通工人对我们的国家还是充满了好感的。

没费劲儿,冯厂长就成功招到了两个熟练的操作工,以及一个设计师,他们都带着他们的家人一起走,一共二十一口人。

老冯都硬着头皮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