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忙过这一阵,各个大队地里的秋收也开始忙了。
砍黄豆,摘棉花,割芝麻,挖番薯,每一样农活都是琐碎又重复的。
地里的这一茬农作物收获后,这些地稍微晾晒一段时间,然后在几垄地中间挖一个土包,将晒干了的家畜粪便肥料用草包裹好在,再留一点在外面,其他埋在土包里,慢慢燃烧。
烧过后的土包会放个十天半个月,等一场秋雨下来后就要再次翻地,要开始种冬小麦跟油菜了。
而之前烧的土包,就成了最简单的一种肥料,会盖在种子上面,为种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之前说了,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钾,能起到很好的施肥增肥效果,更何况里面还加了晒干的家畜粪便。
在化肥还比较单一的年代,能不能丰收除了看老天爷外,其他真的全靠一代代积累下来的智慧经验。
这个时候的水稻不是杂交的,亩产能有四五百斤那都是高产了。
要是遇到个干旱,一亩田水稻亩产也就两三百,甚至颗粒无收。
也就现在,有了杂交水稻,又有各种肥料,在多种手段的干预下亩产才这么高,老百姓才能吃饱肚子。
杏花公社这边是种早晚两季水稻的,晚稻收割要到农历十月中下旬。
所以全公社的人都先忙着把地里的农作物收了,再种了,下一步就是收割晚稻。
男人们妇女们开始种地,老人们,半大的孩子们开始上山寻找各种菌类了。
秋季的山里菌菇也是非常多的。
为了不采摘到有毒的蘑菇,向暖还跟老倔头一起上了山,把能找到的各种菌类都摘了回来,然后在系统的指挥下,将这些蘑菇分成有毒跟没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