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道题目出自何处,必须熟读,理解其释义,并且知晓里面涉及的典故。
闻山长这道题出得算是浅显且直白,孔子称赞尧的功绩。主要意在引经据典,称赞先贤,顺便吹嘘一下当今圣上的功德。
以闻山长的本事,出这种题是为了保险起见。保不齐有人会拍圣上的马屁,而且拍得越好,得高分的可能性就越大。
学堂里的学生,要分析时政,治国平天下是纸上谈兵,方寅写不好情有可原。
程子安比较诧异的是,这种文章他难道也不会写?
方寅苦着脸道:“我起承转合太过生硬,从先贤尧的事迹身上,转到赞扬当今圣上,可我不知圣上做了哪些事啊!”
程子安恍然大悟,方寅出身贫寒,才是问题所在。
别说朝堂,就是明州府府衙,方寅都够不着。
且他只管埋头苦读,对于朝廷的政令,他差不多一无所知。
朝廷所出的政令,调动,官员任命等,各家小报偶有刊载。
最最齐全的地方,当是朝廷的邸报。邸报世家大族手上有,书斋也能找到历年的旧邸报。
程箴有邸报,程子安这些时日早晚翻看,眼都快看瞎了。
辛苦也有好处,他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对朝廷官员动向有了直观了解。
比如某个因为贪腐的官员,不久之后又被起用。程子安再翻着对比,很快就弄清楚了缘由。
这个官员是当今圣上隔了两层的准嫡系,十分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