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面靠近河边的地长满了荆棘,石子多,一直荒废在那里。
程子安与程箴提过此事,村里人出人力帮忙,修两间祠堂,只需要些木料与砖瓦,不过七八两银子就能修得很好。
程子安从辛寄年那里赚到的银子全部拿了出来,这座祠堂,实际是他出的钱。
程箴道:“和善堂并非程家的宗族祠堂,更不属于某家某姓。这座祠堂,里面不敬祖先牌位,只敬天地善心。以后村里人议事,能有一个可以遮风挡雨之地。我程箴在此许诺,只要我程家在,祠堂由程家修缮,每年再拿出十两银,谁家遭了大灾,遇了急症,可以从中支取一两银子,帮着救救急。虽说杯水车薪,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谁都不愿意遇到事,可万一呢?生急症,房屋着了火,谁敢拍着胸脯保证不出意外。
能白得一笔钱,何乐而不为。
大家听得喜上眉梢,纷纷夸赞程箴高义。
程箴继续道:“谁家招上门女婿,和善堂会拿出一两银,当做贺礼。”
招上门女婿才有一两贺礼,孙三壮想到自己的儿子女儿,眼珠子一转,大声道:“程老爷,要是娶儿媳,难道就没贺礼了?”
程箴笑道:“村里的喜事多,要是娶儿媳妇也要出一两贺礼,和善堂真拿不出那么多钱啊。”
这倒也是,村里的半大小子如雨后的青草,一茬茬长大,光一年随礼下来,就要一大笔银子。
虽舍不得一两银子,但与娶媳妇来说,两相比较之下,孰轻孰重,大家各自心里有算计。
闻山长苦苦思索到现在,终于理清了程子安的做法。
程子安从不出言否认他们的看法,未曾直言指使,要他们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