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李君心摇头,被质疑了不解释也不像话,她对来学习的年轻人说明原因,并传授经验。

一厂这些机器都用了四十多年,经历过多次大修,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差不多换了一遍。

虽然还挂着北人的牌子,但其实已经不能算北人的机器。

换上的零件也不太规范。这里多一寸,那里短一处,还有些根本就不合格的零件,机器要是能正常运行才怪了。

为了维持机器运行,就得进一步改造。东西需要重新设计绘图,让它符合现在这台机子的要求。

修机器要动脑子,随机应变,绝对不能死板。

李君心这段话把一厂的年轻人都说服了。他们用老周给挤开了,开始热情地提问题。

李君心一边做零件,一边回答,俨然一个老师傅教学现场。手里的东西没有丝毫的错乱。

老周看不见东西也插不上嘴,他着急上火想继续争论,可最后只能跑一边骂骂咧咧。

全江准备把老周赶走,但一厂厂长拦住了。

“你让他好好看,让他死心。”一厂厂长劝。

他也教了全江一手,该怎么处理老周这种人。

国企的难处在于这种没有本事的人太多了,还不能随便裁员。一厂最大的拖累,就是这些没本事还不干事的老员工。

他的办法就是将人掉到不重要的岗位,降低工资,让他熬过最后几年退休就算。实在不像话,就让他提前退休。

全江听着厂长传授的经验,心里也有了决断。

李君心在一厂忙了两个小时,零件做好之后,让大家一起换上。

快报废的印刷机起死回生,轰隆轰隆开动起来,似乎在说他还能干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