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却叹气,她缺外汇券吗?他们家三胞胎的奶粉可全是从友谊商店买的,要知道三个快六个月的小孩儿,每个月喝的奶粉可是海量的,她刚才的话不过是试探柳婉音罢了。
那本国外的时尚杂志已经排除了任新城他们给自己扣帽子的可能,那么只剩下了间谍对她的诱惑了。
这两天她身边一直没有异常,也就今天这个柳婉音有些意思,她便出言试探了试探,谁知道被国棉一厂的厂长李国辉无意中搅了局。
而李国辉显然没有意识到不对劲儿,笑哈哈道:“说来我们厂出口创汇的产品,还是托了林工的福呢,虽然林工上次说了要跟随爱人随军,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在想,如果我们给足了诚意的话,林工是不是就能留在我们厂,越想越悔啊。”
林碧清:“那我现在给李厂长一个准话儿,您就不必再纠结这件事了,无论您当初开的条件再好,我也要随军的,工作重要,但家庭更重要。”
往事不可追,如果当时国棉一厂给的条件足够好,她也不敢保证会不会留下来,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意思了。
李厂长哈哈大笑,“有了你这话,我还真不用纠结了。”
邹主任在一旁赶紧道:“厂长,林工,咱们别在外面说话了,赶紧去技术科吧。”
他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大豆纤维的项目呢。
一行人来到了国棉一厂的研发中心,里面设备虽然没有研究所那么高端齐全,但也大致够用,后世华国的大豆纤维技术,已经是和华纤技术一样普遍了,只需要研究在华国现在的生产条件下大规模生产就好,所以国棉一厂技术科的设备基本上够用了。
她说了一句,“还不错。”
李厂长高兴了,得意地道:“当年林工您把改良版的的确良资料给了我们厂,帮我们打开了国外市场,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想要挣外国人的钱,好的产品质量是关键,所以我们厂的领导班子自此,就开始大力支持技术科。”
林碧清给他竖了一个大拇指,“您的觉悟是这个,无论什么厂想要立足,就必须得有自己的看家技术,但时代在发展,科技也在进步,今天引以为傲的技术,明天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我们的技术也要不断进步,否则就会被淘汰。”
邹主任非常赞同林的话,“确实,技术要不断进步才能跟得上时代,就像咱们改良后的的确良面料,还有聚乳酸面料等新面料的出现,以前的的确良在市面上都没有以前那么受欢迎了,如果聚乳酸面料的产能上来,再加上大豆纤维、香蕉树纤维,纯棉纤维等等,咱们原来生产的的确良面料,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而国棉三厂的张厂长深有同感,说道:“我们厂的的确良面料的订单最近都少了不少呢。”
其他的几个国棉厂的厂长也跟着附和,“确实少了不少,的确良是耐用,但是它不透气,吸湿性差,穿身上不舒服,哪里有聚乳酸纤维面料好,既结实,穿身上还舒服,关键是颜色还多。”
大家来也不是讨论厂里的发展的,说了几句便又回到了正题上,林碧清拿出纸笔写了几样设备清单递给了李国辉,“李厂长,咱们厂的设备虽然还齐全,但大豆纤维毕竟是全新的品种,所以需要添置几样设备。”
这几样设备主要是提取豆粕中的球蛋白,以及制成蛋白质纺丝液的设备,而之后大豆纤维的纺织设备,国棉一厂都有现成的,稍微一改装就成。
李国辉拿过清单,看着上面的设备眉头皱了皱,这些设备中有一种需要进口的,现在的进口俩字是贵的代名词,不像后世,从国外进口的东西一般都比国内便宜,因为进口的东西科技含量低,再和国货一个价位,在华国市场根本吃不开,当然也有贵的,但很少就是了。
林碧清眉头皱了皱,“进口这个设备很难吗?”
李国辉摇了摇头,“不难。”
这设备不是管控设备,进口倒是无妨,就是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虽然不是他的钱,他也替国家肉痛。
林碧清这才松了口气,不过很快她就叹气了,“看到了吧,这就是落后的代价,咱们拿着真金白银去买人家的东西,还得看人家的脸色,所以啊,别人有不如自己有,厂里技术科必须化为核心部门。”
接着她不着痕迹地看了眼柳婉音,又道:“而技术科的工作人员也得查背景,不能咱们劳心劳力研发出来的东西,别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偷走了,到时候哭都没地儿哭。”
李厂长等人立刻严肃了脸,“我们回去就重新再次查一次技术科的工作人员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