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这个样式,林碧清没有直接否决,她说道:“救生衣样式如何设计,我们说了不算,得由使用它的人说,他们方便才是真的方便。”

邓教授赞同道:“就是这个理,咱们先把纤维面料做好,再把让救生衣充气膨胀的开关和零件做好,样式是最容易的,到时候咱们做成两样,哪个使用者反馈好,就量产哪个?”

接着他又拿了几个研究员列举的技术方面的难题,林碧清看过之后,再几个研究院提出的自动发热的设想中画了标记,然后指着一个问:“教授,这个李若琪和张润提出的吸收太阳能发热,可有详细的数据?”

邓教授摇了摇头,“这两个都是年轻人,他们提出的这个也只是设想,目前还没有数据支持。”

林碧清有些失望,她的设计是用潮汐的能量发热,水面上最不缺的就是潮汐了,而且还不必受限于白天和黑夜,但有个缺点,那就是成本有些高。

她也想过用太阳能发热,但目前的技术条件,太阳能转化热能设备的体积和重量肯定不会小,装救生衣上不方便。

接着她又看了利用风能的,虽然有数据支撑,但这个成本比她设想的用潮汐能成本还要高。

“教授,您回项目组后开个会,倡导大家集思广益,尽量想出节省成本,以及快捷方便的办法,让救生衣发热的方法。”

邓翰海答应了,林碧清提议的那个潮汐能成本的确高,他把工作内容记下后,又拿出两本专业书,以及一个笔记本给林碧清,“这是今天的生物作业,写好了交给老张,哪里不懂的先记下来,到项目组问他。”

林碧清接过来,认真道:“老师放心,我肯定好好学。”

接着邓教授又说了一件事,“再过两天是南舟岛解放纪念日,部队上邀请我们去部队一起庆祝,提议让我们准备一两个节目活跃气氛,你可有想表演的节目?”

林碧清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没有,我是孕妇。”

她最怕表演节目了,她五音不全,肢体也不协调,就不上去丢那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