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来时踩出来的痕迹,已经被大雪掩埋。这次往回走,又是白白平平的一片。
年关将至,京中也越发的热闹起来。大大小小的庙会,在城中各地举行。玉荷除了要操持府中春节的事情,还要准备孩子的周岁宴。
一提起这事,玉荷的脸色就不大好。准继承人和旁支子弟的周岁宴不是一个级别,以往要请的人也要降一级。
她与裴慎在京中又没有什么亲朋,没了继承人的头衔,到时候的冷场就有些好笑。
思虑在三,玉荷就只写了几个帖子。送到那几位和她相好的夫人家中,如果关系好就来,不好也就算了。
再写几个送到那几个族老家,以及裴家的亲戚。宴会也不弄大,就三四张桌子。
想好了,就要让人出去买要用的东西。过年,自然要添置新衣。玉荷又去叫人从库房拿一匹上好的布料来,送到府上的绣娘那里做几件新衣服。
还有三日就要除夕,这府外也多了一丝年味。玉荷坐在家中二楼,也能看到远处人家燃放烟花爆竹,以及点上大红灯笼,想必是很热闹。
这是玉荷在京城过的第二个年,第一个年过的实在不怎么样。她夫丧与生子赶到了一起,只有痛苦没有喜乐。
院子里,也是安静的掉根针都能让人听见。去年她过得不好,也连累了院子里的那些侍女小厮,没过个好年。
今年她额外大方,每个人都包了个大红包。也给一人做了一件过冬的新衣,女子还多了根银簪子。
大昭平民的生活水平很高,就连夜生活也格外的发达。女子上街做生意,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比起官家女眷,她们更多一丝自由。街上有男有……是玉荷在水乡时见过的场景,京都想比更加包容。
这孩子除了吃就是喝,天刚刚黑下,他便在摇床里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