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个烫手山芋。
由于其特殊性,朝官在各地任期四年一换,而海安府和其他的几个流放之地都是三年一换。若是哪年做出点成绩,还能再短一年。
王泗水上任第二年,就上了奏折,说发现采珠县的老人皆长寿,四处走访调查,发现老人们常年采珠,接触到珍珠里的仙气,因此得以长寿。于是请封采珠县为长寿县。
在古代这个平均年龄四五十的世界,七八十岁那就是长寿的象征。而这个长寿县里老人众多,平均年龄都在七十,甚至还有一个九十高龄的。
在大瑜,长寿就是祥瑞。
王泗水是世家王家的人,去这些流放之地的官员,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背景,不然根本压不住下面的人。
经过王家的运作,采珠县更名为长寿县。
能站在紫宸殿的官,都是人精。怎么可能不知道王泗水的奏折其实就是为了能让自己任期再少一年。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世家大族们以往也都是这么干的。
只有什么也不知道的小皇帝信以为真。
而一直等到年末,王泗水竟然没有奏请离任而是续任,奏折之内言辞恳切,令人动容,俨然就是一个为国分忧不计后果的好臣子。
一直到第二年各府上缴税款,海安府税款比往年少了一成,还请求朝廷拨粮。众人这才想起来大瑜有个规定,七十老者,不仅不用交税,官府甚至还会每月给长寿老者发放粮食。
能活七十者少之又少,又因分散大瑜各地,因此这项规定形同虚设,也没什么人记得。
先祖定下的规矩,没道理说改就改,区区长寿县老人,能吃多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