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肯定没得还,不借又不好。发善心的前提,是自己先吃饱,徐瑶可不是圣母。
徐美珍说知道了,当天夜里就找婆婆商量了。
第二天姚虹便去找二欢,二欢在生产队,有法子弄来粮食。徐美珍则是跟着哥哥进城去,把刚满月的小儿子留给女儿照顾。
一个月的时间里,杨家人来来去去,每人每次囤几斤粮食,到十月时,家里囤了有两百斤大米,一百斤杂粮,还有五十斤粗面粉。
而蓉城一带的田地,都只有一两成的收成。
收音机里却在报丰产的消息,徐瑶听得想翻白眼。
她这学期上初中了,也开始住校生活,因为有杨守春这个大哥罩着,所以没人敢欺负她。
但从同寝室的同学们那里,她可以看出,大家每周带来的米越来越少了。好几个同学都在抱怨,家里最近买不到米,即使多花钱也买不到。
徐瑶还能照常吃饱,是因为家里囤了米粮,但也不多。
她算过家里的囤量,最多能撑到明年一月。
那一月以后呢?
妈妈还在哺乳期,家里人口多,吃的也多,想想就头疼。
徐瑶一没系统,而没空间,如果再不下雨,她真的要焦虑了。
一直到年底,蓉城才下了两次小雨,对附近的山林,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让姚虹种的小白菜发了芽。
一月初的时候,有些人家里断了粮,没有得吃,他们跑去社区主任问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