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宏达道:“我去叫人,你们再具体商量一下。”
说着。
许宏达便转向谢溧,笑道:“阿溧,将你的自行车借大伯用用,我马上回来。”
谢溧自然是愿意的,忙将自行车钥匙递过去,说:“大伯,车子就停在农资社的仓库那边的凉棚下。”
许宏达:“好。”
关于修路这些事情,许秀芳与谢溧都插不上嘴,且几个村干部都已经决定要修路了,明显也劝不动的。
许秀芳与谢溧都不想劝,相反他们非常钦佩几个村干部的魄力,修路不是小事情,且是极为耗费财力物力人力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艰苦与危险的事情,前面几十年,也不是没人动过修路的念头,但都被现实的困难打倒了,没人敢真的实施。
许宏达、谢大全等人,因为得知原本该分配给他们农资社的玻璃罐头厂,最后只能落在镇上后,他们几个也是受到刺激了,决定拼搏一把,势必要将通往外面的路,给修好了。
许秀芳与谢溧回到许秀芳的厂长办公室,许秀芳就取了钥匙,将账本拿出来核对。
谢溧帮着一起。
核对完账目后,许秀芳眉头微蹙。
谢溧明白了她的思虑,轻声问:“是担心钱不够用?”
许秀芳叹口气,道:“要修路的话,光是靠咱们的生产队肯定是不行的,工具、设备、人员的工钱,都得准备好,我也不知道具体要花费多少钱,但咱们这点钱,应该是不够用的。”
谢溧抬手,轻轻将她的眉心给抚平,说:“不用担心,就按照大队长他们说的,一边修一边再谋划吧。”
不管是钱,还是物资,都先别管,一鼓作气的发动所有青壮,先修路再说。
哪怕只能修一半的路,那对于所有人的出行,都是又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