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启闻言,大惊,问:“纪医女也束手无策么?”
林嬷嬷老神在在道:“哦,纪医女给开了四物汤,效果还是有的,可到底老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呀,寒气入体,要完全拔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得慢慢温养。”
蔺启很是忧心,去朝晖堂询问母亲陈氏。
陈氏说:“用艾绒。把陈年艾叶放到石臼里,反复捶打,捶成棉花一样柔软,再把艾绒缝进护腰里面,戴在身上,暖住肚子,就不会痛经了。还可以做成艾绒褥子,垫在身下,晚上睡觉也不会疼了。”
蔺启点头,“我知道了。”
陈氏问他,是否是常宁不舒服,蔺启点头。陈氏主动说要帮他制作一条艾绒护腰和一床艾绒褥子。“……今日晚了,我明早就打发人去买艾叶回来。”
蔺启却说:“没事,我出去一趟,很快就能买回来。”
于是,蔺启和长东主仆一共跑了五家生药铺,才赶在宵禁前凑齐了十五斤陈年艾叶。
当天夜里,长东便领着两个小厮,吭哧吭哧用石臼把十五斤艾叶舂成了艾绒。
陈氏又领着朱氏、罗氏两个儿媳妇,以及柳姨娘、周姨娘等姨娘们,只用了半天时间,便把艾绒护腰和艾绒褥子缝制出来了。
罗氏看着叠成豆腐块的褥子,摸了摸上好的杭绸面料,不由得心里冒酸气,阴阳怪气道:“到底是公主贵气,不过是妇人家常见的小毛病,老三就紧张成这样! 咱们这样没福气的人,肚子痛得打滚,也照样料理家务,不像她,躺在床上,还有人伺候。”
陈氏嗔了她一句:“老二媳妇,你少说两句,没人把你当哑巴。”说着,领着金花,亲自往宁院送来了。
常宁有些意外,婆母陈氏很少往宁院来,一般都是打发金花送些新鲜的吃食过来。
“母亲,其实我已经大好了,劳动您如此费心,常宁真是过意不去。”常宁柔声笑道。
陈氏忙道:“也不值什么。左右我们闲着也是闲着。来,公主媳妇,先试试这个护腰,绑上试试,看舒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