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昭昭说好,沉默了下,低声问道:“大郎,若是你在韦后,太平公主,以及李三郎几人之间选,你会选谁?”
张九龄想都未想,答道:“皆非良主。”
谭昭昭啊了声,“莫非大郎心中有更好的人选?”
张九龄轻轻摇头,“仅是为了大位,富贵权势,非天下黎民苍生计者,实难称得上明君。朝廷的吏治形同虚设,政令经常变动,官位官职混淆不清,沉疴已久,大唐天下,并非如眼下见到的盛世。君亡要变革,则要让权。朝臣要变革,则要革新吏治,法度。比如士庶之间的等级,商与农之间的平衡。抑商,并未让农的日子过得安稳富裕。农的实际地位,并不如商,皆因权贵表面抑商,实则私下垄断了商。昭昭,大唐得一明君,还远远不够,难呐!”
谭昭昭想到李三郎,他开创了开元盛世,又因为他,大唐分崩离析。
的确,君王要让渡王权,一言堂绝对不行!
大臣不能只手遮天,要革新吏治,彻底改变举荐制度,一定程度上改善结党营私。
同时,真正放开商,让权贵们不再垄断商业,消除贱民等级制度,发挥出科举的真正用途。
每一样,都难如登天!
谭昭昭道:“还有兵权,地方上的官员权势太大,边关与夷族的策令,都不太妥当。”
张九龄喃喃道:“可是昭昭,再难,我也要试一试。既然回到了长安,我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第九十章
离开几年, 长安的宅子虽有人照看,屋内的家什苇席都已更换过,兴许是冬日的萧索, 屋子里始终透露出一股陈旧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