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天色初晓时,宋和璧会起一大早,骑着马送苏源上值,下值亦是如此。
譬如夏季休沐日,苏源会带着宋和璧爬山看日出。
如此种种,在不断磨合的同时也可生出更深厚的感情。
双方家长意外地都很开明,不曾做什么棒打鸳鸯的恶事。
在双方家长的默许下,苏源于金秋时节登门提亲。
苏家请的媒人是夏同知的娘,一个面相和蔼的老太太。
老太太带着彩礼——苏源费老大劲儿猎来的大雁登门,表明来意。
宋备夫妇也不曾故意拿乔,双方客套几句后便同意了。
之后就是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这些年苏源凭着与唐家的合作,还有名下的火锅铺子赚了不少银子,纳征时也不吝啬,比当下男女议亲时的聘礼还要多上两成。
走完聘礼,苏慧兰又找人算了良辰吉日。
下半年宜成婚的吉日共有五个,两家人经过商讨后定下十月初二。
苏慧兰抚掌而笑:“十月初二是个诸事皆宜的好日子,天气又不算太冷,到时候和和穿嫁衣也不至于太冷。”
在她对面,宋备和宋夫人相视一眼,眼底俱是满意。
能考虑到成婚当日小阿和冷不冷,不仅苏源,苏慧兰这个未来婆母也是极好的。
三人一拍即合,就按照十月初二来准备婚事。
早在半年前,苏源正式担任知府一职时,苏家就搬去了原本吴家的四进院子。
这是弘明帝特许,是天家恩赐,苏源自没有推拒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