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开眼那一瞬,通判知事恰好过来敲门:“大人,午时三刻了。”
言外之意便是该起来工作了。
苏源不紧不慢坐起身,揉了揉肩颈:“知道了。”
周遭重归宁静,苏源把明日登门拜访所需的拜礼列在纸上,确认无一疏漏,转而又折腾起府学整改。
那天去府学,他明显感觉到松江府的府学不比凤阳府。
并非是指学子们的读书情况,而是教授教谕的水平及秉性良莠不齐。
府学的总负责人朱教授暂且不提,王教授和那个瘦得跟竹竿一样的教谕给他留下的印象极差。
赵教谕肚量狭小,且从举子们的口中得知,他的教育水平也不太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他连传道授业都做不到,又如何能为学生解惑。
真不知松江府府学是如何招收教谕的,此等浑水摸鱼之人也能成为教谕。
这让苏源想到当年的钱教谕。
弄虚作假,为了应付教谕的年度考核,竟让他人代笔。
简直是教师界的耻辱!
苏源作为过来人,深知科举的艰辛,更见不得学子们被这样的先生耽误。
思绪流转,笔尖无意识地在纸上落下几个黑点。
沉思许久,才落下第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