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送走几位客人,把该收拾的收拾了,利索关上木门。
苏源已经放下书箱和包袱,钻进厨房找吃的。
接近年关,苏慧兰照常做了一大锅卤味,放在碗柜里。
捻起一块瘦肉放入口中,有些干硬,但卤香味十足。
苏源扬唇,还是熟悉的味道。
“好吃不?”身后传来苏慧兰的声音。
苏源侧首,竖起大拇指:“娘做的菜是我吃过最好吃的。”
纵使明白源哥儿是在哄她,苏慧兰还是眉开眼笑,紧接着又上下打量苏源:“一年不见,源哥儿瘦了不少。”
说话时眼中带着心疼。
十岁时苏慧兰是这般称呼自己,十七岁时依旧不改。
苏源没有丝毫的不自在,相反的,他觉得这个称呼是表达亲近的一种方式。
“没瘦,只是身量长高了。”苏源温声道,又揭开锅盖看了眼,里头空空如也,只残留着炒菜的痕迹,“娘咱们晚上吃什么?”
“昨天做的卤味和肉丸子热一热,再煮个汤,你看行不?”苏慧兰用征求的口吻,“这两天生意太忙了,吃过饭锅都来不及洗,源哥儿你等我会儿,顶多两刻钟就能开饭了。”
苏源倒是不挑,随口应了,同时卷起袖子:“我给您搭把手。”
苏慧兰也没拦着,母子俩一边做饭一边谈天。
苏源讲述在府学和书院的一些日常,苏慧兰则把家里的情况大致说一遍。
厨房里,锅碗瓢盆不时发出叮当声响,清脆且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