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去举报!车牌号记住了,去举报!”
……
水琅一路开车又来到知青办,自己户口转移过来了,大姐户口也转移过来了。
花主任亲自去街道办理好,准备好了七千八百块,购粮本里夹着几张票,一起交给水琅。
“两千斤粗粮,一千六百斤细粮,你可以随时拿着购粮本去粮站领粮食,这些粮票,是另外补给你的,还要一些豆制品票,猪肉票,面粉票。”
给票子是堵水琅的嘴,怕她说,三千六百斤全部要细粮,那谁都吃不消。
水琅接过粮本与崭新的户口本页,看着籍贯一栏已经成功变成了沪城,而具有时代特色的成分一栏,已经消失,“辛苦了。”
花主任松了口气,心里突然生出一种,到底是英雄,还是很有觉悟的,没有过分为难他们,笑容还没扬起,就听水琅说:
“你们知青办在阳南有招待所的吧?”
花主任一愣,“你要去住?”
“麻烦了。”水琅又拿起一牛皮纸袋的钞票,将购粮本户口页都夹在笔记本里,再小心放到邮差包里,“介绍信也帮忙开一下,我,周卉,三个丫头。”
花主任:“……”
你们已经不是知青了!
不归知青办管了!
东西给了,咱们就两清了!
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好的,我这就去开。”
水琅拿到介绍信以后,笑了笑,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