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外盟,借兵数万,乘借八月之风,势如破竹。
一旦回雁关失守,浩然将直驱中原腹地。
届时中原一马平川,无险可据。
今日战报递到上京城,满朝文武本就对战事忧心忡忡,却不见皇帝,更是担忧。
有几个年纪大些的官员听小顺子宣说陛下称病不朝,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跪在金殿前,陈说利害,要死谏云云。
小顺子看了,也莫可奈何,十分为难,告诉他们,陛下不是贪图享乐不理朝政,是真的病了。他没说的是,连日取心头血,怎么可能活得好好的,身子都是陛下自己作践出来的,谁也怪不得。
陛下昨夜坚持取了血供奉以后,便昏了过去,至今未醒。他担心这消息传出去,会被有心人利用了,便封住消息。
但是这战事确然火烧眉毛。
奈何陛下最有本事的几位兄弟,要么是死了,要么是流放了,只剩下一帮富贵闲人,压根说不上什么话。
忠心耿耿的老臣们最后商议,决心去问避居南苑的太后娘娘拿个主意。
太后娘娘深居简出多时,得知敬陵帝大病不能理政,又有此等迫在眉睫的军国大事亟待处理,便暂时接替,垂帘听政。
她当即觉得是自己家东山再起的好机会。她老早便看成宁侯府不顺眼,此时更加不会点那个赵献当主帅,恨不得他们就此消失,好让那泼天富贵也轮到晁家才好。
于是太后亲自点了娘家晁家的侄子晁慎做主帅,又命一众先帝朝老将军辅佐,点了三万兵马,即日出征剿灭叛乱。
她又将在大相国寺吃斋念佛的侄女儿淑妃给接回了宫中,命她千万仔细照拂皇帝,这可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晁慎率领兵马,浩浩荡荡行往回雁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