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书的主人,或许更适合读文科。

“当时太天真,”似是读出他的疑惑,笔记本架在腿上的青年从屏幕前抬起头,开玩笑似的道,“真以为学了数理化就能找到工作。”

“但你肯定没问题,”记起霍野同样是理科生,宋岫补充,“你是‘学好’,而我,是‘学了’。”

数学、物理,这是林一乔最大的两个弱项,那时高考制度尚未改革,原主能考上q大,靠得完全是题海战术。

比起真学霸盛睿的游刃有余,林一乔高三那年,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复习,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

他想留在太阳身边。

所以自己必须也要变得更好,至少,能发出一点点光。

然而,到了大学,到了q大,原主周围的每个人都是各省出类拔萃的尖子生,许多知识也不再是靠死记硬背多做题便能领会。

熟能生巧这个词,好像失了效。

不懂就是不懂,不会就是不会。

林一乔不怕当最后一名,他知道自己向来不聪明,需要更多的努力更长的时间才能追上别人。

走得慢也没关系,总有抵达终点的那天。

可这次,他走了很久,仍然留在原地,甚至被劝退到另一条路。

宋岫很难说,如果当初未曾执着追逐盛睿,林一乔肯定能过得更好,因为这世上,除开被作者选中的主角,本就没有“如果当初”。

他仅仅有些遗憾,林一乔从未全然为自己做一次选择。

“已经很厉害了,”瞧出青年隐隐的失落,霍野不甚熟练地,翻找记忆,夸奖,“学校公告栏还挂着你的照片。”

历届优秀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