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啊!”那可是工厂,不是一两家店铺。
就算钟莲现在有不少钱,那跟工厂之间的差距,也堪比地球和月亮。
“我了解过了,工厂之所以裁员,是因为经营不善和订单变少导致的,经营方面我们插不上手,可是订单我们却可以想办法。”
“而且这段时间也是好个好机会,我们可以把莲花企业的根基彻底的弄扎实,等错过这个村,以后就没这个店了。”玉青禾道。
“我知道,等以后有了网络,难免会有人发现蛛丝马迹,所以我们必须得规划好莲花品牌的各个来源,可是就算这样,接手工厂也超出了我的想象。”钟莲深呼吸道,觉得呼吸变得困难。
她觉得玉青禾的饼太大了,让她吞咽不下去。
“这事不用急,我们可以慢慢来,等积累更多了,再慢慢完善不迟。”玉青禾道。
钟莲看向他,“你是不是有了什么计划?”
“我有办法为他们牵线搭桥,弄到足够的订单,相应的,他们得给我工厂股份。”玉青禾道。
要是之前,他肯定不敢这么想,因为之前的工厂基本都是国企。
可是以后就不一样了,随着工人下岗浪潮,许多撑不下去的国营企业开始转为私营,这就给了玉青禾操作的空间。
第64章
工人们下岗, 不仅是工人们在积极想办法,国家也下达了一系列政策,让他们自己做生意变得更加顺利, 如此一段时间下来,下岗浪潮渐渐平息。
与此同时, 大批外企也开始入驻, 他们资本雄厚, 并没有本土工厂的困境, 它们的到来减缓了本土工厂的一定压力,可也加快了许多国企产业私有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