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喇氏的预产期已经到了,诺敏实在是不敢让纳喇氏出宫去祭奠恭亲王。
至于得罪恭亲王府之类的事情,诺敏不在乎,恭亲王府有常宁这个不着调的老子,他几个儿子也不着调,是京城里赫赫有名的纨绔子弟,自己都能作死自己,而恭亲王常宁的嫡福晋和小妾,和裕亲王福全的一样,都是小官之家的格格,翻不起什么浪花来,恨就恨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恭亲王的爵位,之后还有好一阵扯皮了,恭亲王府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精力理会这些事情。
碧云明白诺敏的意思,应下后就连忙出去,领着两个太医去太医院请太医。
皇上、太子不在京城,皇太后不管事,太子妃也只是协理,诺敏就算得上是皇宫里的老大,等碧云退下后,诺敏立马就开始吩咐起来,让人去通知皇太后、东西六宫和内务府,皇宫里那些大红的摆设都要撤下来,亲王的丧仪也要内务府去办。
随后诺敏也换了一身素色的衣服,送走泰芬后,就去了慈宁宫。
皇太后是恭亲王常宁的嫡母,恭亲王常宁病逝,皇太后是要有所表示的,尤其是在皇上不在京城的时候,皇太后要下旨安抚恭亲王府的人,并且赐下一些恩典,这些都要诺敏和皇太后商量。
作为贵妃,诺敏可没资格干这些事,但皇宫没一丁点反应又不行,只能说还好有皇太后。
第394章 刻字金箔
没过多久恭亲王常宁病逝的消息就快马加鞭的禀告了还在塞外的皇上, 皇上并未有因此回京的想法,只是下令, 命在京城的皇子每日齐集恭亲王府祭奠, 并赐恭亲王府银一万两,遣官造坟立碑。
诺敏此时也管不了外面的事情, 她现在就盯着九福晋纳喇氏, 虽然太医的预产期可能不准, 可到了预产期一直都不生产, 总是让人心惊胆战的。
又胆战心惊的过了几天, 纳喇氏总算是发动了, 诺敏接到消息后顿时松了一口气, 她没去阿哥所守着, 只是派碧云去阿哥所盯着,一有消息就要立马来告诉她。
许是前面折腾了那么久,生产的时候倒是挺顺利的, 两个时辰后诺敏就接到了消息, 九福晋纳喇氏顺利平安的产下一子,母子均安。
诺敏当然是大喜,连忙让松德送去赏赐, 就算是在恭亲王常宁的丧期, 也阻止不了诺敏的高兴。当然洗三礼和满月宴算是泡汤了,就算能举行也只能简简单单的举行一个小型的。
事实上纳喇氏这个嫡长子生得的确不是时候,满月没多久,裕亲王福全就去逝了。
裕亲王福全可不是恭亲王常宁, 别忘了,皇上可一直都和裕亲王福全上演着兄弟情深的戏码,皇上接到消息后,立马就中断了巡塞外,日夜兼程回京。
回到京城,皇上直接就去了裕亲王府,哭之恸,因为伤心过度,不想见到熟悉的环境,因此自苍震门入居景仁宫。
景仁宫是孝康章皇后的故居,自孝康章皇后病逝后,就再也没有人居住,当然平时还是有人打扫。皇上住进去,本来没什么事,可奈何皇上住进去后就不见朝臣和宫妃。
这就让大家都慌了,朝臣们纷纷上奏,请皇上还乾清宫,皇上下旨:“居便殿乃祗遵成宪也。”并命皇长子等人持服,命御史罗占造坟建碑,赐下裕亲王福全的谥号,曰宪。
皇上对裕亲王福全的死,真的那么伤心吗?
只能说一半的一半。
毕竟他也是五十岁的老男人了,哥哥和弟弟相继去世,皇上没有点感触是不可能的。
但要说伤心至极,那就是骗人的了,皇上心里是巴不得这个皇兄早点去死,这样才没人能压他一头,哪怕是名义上的也不行。
因为景仁宫一直没宫妃居住,所以在现在景仁宫就是后宫那些有几分人脉的太监宫女养老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没什么上进心的人,有那种心思的人也不会进景仁宫了。
皇上突然来了景仁宫,还要住上好几天,景仁宫上上下下的奴才都有些慌了神,他们已经好有好多年都没有伺候主子了。
景仁宫的首领太监徐公公看向梁九功小声的说道:“老哥哥,你可得多多指点我一二。”说着就塞了一个荷包给梁九功。
梁九功也不客气直接接了过来,笑着说道:“徐公公,你们平时如何做事,现在就如何做事,别的,就别自作聪明了。”
徐公公想了想,随后拱手道:“多谢梁公公指点。”
随后就下去吩咐,那些稍微年轻的宫女,一律都被徐公公弄去了后院,别看景仁宫之前没这些事情,可谁知道会不会有人觉得现在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时机了,徐公公可是想在景仁宫养老到死,可不想出现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