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了,还是李四儿的诡法?
皇上突然有些分不清楚。
太监进来禀告的时候皇太后也一旁听见了这个消息,唯一庆幸的就是庄亲王福晋被皇上哄走回府,不然庄亲王福晋不继续大闹一场才怪!这个女人今天已经把高贵的身份和脸面都甩了,要的就是一个结果,可以说这还是皇上第一次看见泼妇是怎么一个模样,要是这结果不如她意,恐怕庄亲王福晋还会大闹一场,反正她和皇上彼此之间也就差最后撕破脸了,她才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虽然皇上眉头紧锁一副很是苦恼的模样,可事关佟家另外一方又是庄亲王,皇太后才不会多话了,这事她帮谁说话都会惹一身骚,不说话才是上策。
皇上也知道皇太后的性子也没指望她给自己出什么主意,他现在要的只是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静思。后宫因为贵妃被扯了进去,他现在去其他三妃那里难免会让人多想,现在皇上对贵妃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暂时也不想动摇贵妃的地位,毕竟比起贵妃他对其他三妃更无感,而去别的地方难免会被宗室和佟家人围堵,最后还是在皇太后这里能清净一些。
也不知道皇上想到了什么,或者是下定了决心,皇上的眼神坚定了起来,看上去心里似乎已经有了决断,正准备看看向皇太后提出告辞了,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脸上还带着几分惊慌……
第299章 羽化圆寂
“什么事?”皇上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脑子里有股强烈的不好的感觉。
小太监战战兢兢的回道:“隆科多大人去了宗人府大牢把李氏给带走了,还……还在逃离途中冲撞了守春真人和罗桑诺布法王的马车, 真人和法王当场羽化圆寂。”
皇上闻言直接站了起来, 惊怒道:“你说什么!?”
“回皇上的话,守春真人和罗桑诺布法王羽化圆寂了。”小太监死死的把头扣在地上不敢看皇上脸上的表情, 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出大事了。
这个时候皇上再也不能骗自己了, 心口剧烈的起伏着, 脸色极度不好, 浑身呈现出一股具象化的黑气, 看得一旁坐着的皇太后有些担心皇上会不会怒急攻心晕倒过去。
就在皇太后还在心里思考要不要开口转移话题, 让皇上松了心里的那口怒气, 皇上顽强的撑了过来, 降到冰点饱含着寒冽刺骨的声音响起:“传朕口谕,让九门提督和顺天府捉拿隆科多和李氏,其后打入……”皇上顿了顿“打入刑部大牢!”
宗人府大牢是处理宗室和外戚事务的, 一般很少有人会在宗人府大牢丢命, 可刑部大牢就不一样了,那是上升到前朝朝政。
也不怪皇上最后会选择把隆科多打入刑部大牢,实在是这一次的事可不小。
隆科多是怎么从宗人府大牢把李氏带着的?
虽然那小太监并没有说什么黑话只是平述了事实, 可皇上依然能够猜想出来, 宗人府大牢没有皇上的命令可没人敢抓人进去也没人敢放里面的人出来,隆科多肯定是强袭了宗人府大牢。
要单单是这样,皇上若是要强行保隆科多其实还是能保的住的,可之后的守春真人的羽化和罗桑诺布法王的圆寂却是连皇上都遮掩不了的大事, 甚至于皇上还要为此给隆科多买单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两位自身没多少资本,至少比起皇上而言比起佟家而言没多少资本,可问题是他们的背景和身后的势力却是让皇上都有些亚历山大。
要知道大清入关后是强行让汉人剃发的,所谓“留发不留头”,然而在汉人里有那么一小撮人是没有被剃发的,这些人就是道士。为了避免汉人触景生情更加的反抗满人的统治,在清初京城是驱逐过道士的,不许道士在京传教。
可就像皇上曾经废除科举后又迫于压力恢复了科举一样,渐渐的先皇也顶不住压力在顺治十三年复起了京城的白云观,而当时奉旨成为白云观在清朝第一任观主的就是守春真人的老师昆阳真人,人称王常月。
王常月曾经在顺治十三年三月奉旨在白云观传道,先后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并受赐紫衣三次,并且皇上还曾从其受方便戒。他让本已衰落的道教复兴,使道风大振,后被誉为全真龙门派的中兴之祖。当时龙虎山的正一派衰颓,王常月的全真派便成了道教之首,在整个道教的影响和说话权特别大。<
别大。
守春真人是王常月的弟子之一,即便是现在王常月羽化后白云观并非由他继任,可他曾经跟随他在南京、杭州、湖州和武当山等地开坛授戒,因此在道教的地位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