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爷慈祥地点点头:“上了年纪就睡不着,你快些去吧,别耽搁回家吃饭。”
放牛对他来说就是个打发时间的活计,哪像盛叶舟这孩子,放完牛还得回家做饭。
“快去吧快去吧。”另一个老者也慈祥地冲他摆手。
盛叶舟加快脚步,逐渐走远。
“赵老头福气好啊,收的这几个弟子性子都不错,又孝顺又勤快。”张二爷抽出烟杆子,与同村邻居感叹道。
“可不是,老赵头不说谁能知道这几个孩子都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周四爷也望着远去的一人一牛笑道。
不过二十来户人的村子,谁家多了只鸡半日都能传遍整个榆木坡,更何况是三个人。
刘家婆婆在村中到处传这仨孩子是老赵头流落在外的子孙,若不是赵衍亲自站出来辟谣,恐怕消息还会越传越离谱。
赵衍乃安义府有名书院回乡的书院先生,三个孩子是其刚收下的弟子。
从那以后,村里人经常能看到三个少年笨手笨脚地做着农活,日日赵宅中都有读书声传出。
从最开始村里还畏惧几人,生怕小事惹到少爷们不快便会酿下祸事,家家户户见着几人都会饶行。
直到前年冬日大雪封路,村中有两个毛孩儿受寒着凉,高热两日不退,眼瞧着烧得都有些糊涂了。
县城医馆开的药服下后无济于事,最后还是盛叶舟三人背着孩子去几十里外的郡城医馆才将孩子救下。
至此之后,村中人对这几个大户少爷完全改观。
“特别是盛小五这孩子,若是我家孙儿,恐怕我做梦都得笑醒。”张二叔轻敲烟袋,满是艳羡地砸吧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