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吃完饭,考古学小组开了个会,夏鼎鑫决定,由舒瑾城带领另外两个有语言学基础,也对木喀地区文化有较深了解的学者进行石碑的拓印和破译工作,他们接下来就不用再进工地发掘,只专门在帐篷里工作就好。

舒瑾城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没有哪个学者是不想解决这样的难题的。如果能破解石碑,他们的名字也将永远地镌刻在西南边疆考古的史册上。

此后的几天,舒瑾城和另外两个成员废寝忘食,不仅工作时间,就连吃饭睡觉都在思考破译的问题。夏鼎鑫和其他的组员在从现场回来以后,也都积极加入他们的讨论。

这块石碑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而白狼国曾经派使臣进入过长安朝拜,受到了汉朝文化的一定影响,石碑上的文字与小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经过几天的研究,舒瑾城已经基本能够将石碑上的几个符号与汉字的“风”,“火”,“水”,“牛”对应起来了,大家的情绪自然也十分高涨。

这天,考古队像往常一样收工,大家对着有些昏暗的草原围着火堆取暖闲聊,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了马蹄之声,听上去像一只有十几二十个人的马队正在向他们靠近。

虽然这里有王景的军队保护,但是木喀从来不缺土匪和强盗,而且自王景改土归流后,也有好几个土司逃进了深山老林之中,他们也各自拥有武装力量。

唐处元十分警惕,他要考古队的众人都躲进帐篷,派十个士兵持枪在外保护,另外十个士兵则跟他到山道上去看情况。

舒瑾城和考古队员坐在硕大的牦牛帐篷里,她自己还好,别的队员都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望着火塘里跳跃的火光,心里不免都有些惴惴不安。

“瑾城,你说我们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一个队员问。

“是啊,我们也没什么好抢的,要是他们把我们好不容易发掘拼好的面具和石碑抢走可怎么办啊?” 另一个队员不安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