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不是宋玉书最先提出来的,早在78年的时候,她就听说了沪市人民公园的英语角活动,当时由于沪市来往的外国人较多,不少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自然而然就想要和这些来华国旅游参观的外国人进行英语上的交流,活动便自发形成了规模。
当时在沪大的一位小语种教授也曾邀请过宋玉书过去跟着一起交流,但她由于身体原因,行动受限,便只在书信往来中称赞了“英语角”这类活动是有利于国民学习外语的事情,没有亲自前往。
后来,宋玉书曾想过在清北校园内组织“英语角”活动,可由于英语至今都还不是高考科目,包括各大高校对于外语专业也没有太多重视,所以就……
但这两年,形势有所改变,不说沪市来了更多的外国人,就连京市的街道上都能看到不少外国人的面孔,这说明国家是在有意识地朝着国际方向前进。
所以,作为国际主导语言之一的英语,应该很快就会成为国民学习的内容。
这也是宋玉书会给苏盼这个提议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苏盼的英语口语可以说是非常好,尽管宋玉书一直很好奇她是从哪里学来得这么标准的英式发音,但她必须要承认,苏盼的口语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英语角”本身就是为互相交流口语,避免哑巴英语而出现并一直存在的。
所以,苏盼的口语水平绝对能让她成为“英语角”中的“领头羊”。
……
苏盼在听到宋玉书的提议后,便陷入了沉思。
比起宋玉书提出这个想法的,相对单纯的理由,苏盼则更多地考虑到了自己该怎么组织“英语角”、怎么保证自己组织成功后不会有人来抢功、怎么不着痕迹地得到更多人的崇拜与信任,又不显得过于功利,以及该怎么才能借此机会和学生会产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