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对方都不介意地愿意把这份“证据”交给自己这个“嫌疑人”看, 苏盼就更不会推辞拒绝,直接接过了那封信,打算看看上面举报自己的内容可能是什么,又究竟是什么。
拿到这封匿名举报信后, 苏盼第一眼看到的,是举报者的反侦察能力, 和对方在举报这件事情上所表现出来的用心良苦——
为了不被人通过字迹发现, 这人可以说是极大领悟了“匿名举报信”中匿名的重要性, 通篇内容都是用从报纸上面剪下来的印刷字拼成,并且可以看出是从不同报纸上剪下来的, 像是生怕自己会被人从每天都要销售几千几万张的刊印报纸中发现,连拼出来的印刷字都是不一样的大小。
啧。
为了举报自己,这人可真是费了不少工夫啊。
苏盼抱着多少有些敬佩的态度,认真看起了这封拼拼凑凑出来的举报信,并心想着,自己来京市也才两年多,接触的人和朋友圈子都很单纯,才刚来华大上学不到半个月就有人举报,不说这人是谁,就说举报的内容,也顶多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她身正不怕影子斜,举报信里能写什么?
然而,抱着这样想法的苏盼在下一秒就惨遭打脸——
信里,竟然精准地写出了她来京市前,曾下乡插队的经历,和发生在兰花市,苏盼也知道的,关于苏芳在已婚之后,和她就读大专的老师搞婚外情,并被原配捉奸在床,之后苏芳又卷钱私奔的全部过程。
所以。
这苏芳干出来的事,和她苏盼有啥关系?
……
看完这封举报信上写了那么多的内容后,苏盼明白,写这信的人的最终目的是想要向华大校方表明并施压——
让学校知道自己的“丑恶嘴脸”,并让所有人都认定,自己是如信中所写那样,是个没有道德观念,也没有底线且行为恶劣的人。而像她这样的人,根本不配读大学,学校就应该在得知“真相”之后,将她开除学籍!
苏盼在意识到这封信背后所隐藏的深深恶意后,也不免感慨自己这是天降黑锅,简直是无妄之灾——她这是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惹到了厉害人物。
光是这封匿名信背后所需要费的心思,就说明这个人应该是恨自己入骨,更别说这里面的内容,更是说明对方是知道自己的,是个擅长颠倒黑白,想要借此以此来败坏自己风评的人。
所以,这人会是谁呢?
苏盼心中有了自己的考量,只是当务之急,并不是找出写封匿名信和送信的人是谁,而是要先把这口甩在自己身上又圆又大的黑锅撇开。
“这上面的内容并非无稽之谈。”
苏盼说出了一句让坐在对面的黄爱娟心一下就提起来的话后,又跟坐过山车似的,紧接着补充道:“但是,做出这些事的主人公不是我,我不知道是谁这么懂得移花接木,把震惊全市的事情,挪到了当时已经在京市的我的头上。”
苏盼指着匿名信上,似乎是为了更具真实性而画蛇添足写上了事情发生具体时间的内容,又觉得这人好像在充满对自己恶意之外,仍旧少了几分小心,暴露了她的身份信息。
本就不相信从开学以来就一门心思学习的苏盼会做出这种事情,也不希望身为班上的学生做出这样事情的黄爱娟听到这话,迅速抓住了重点:“苏同学,你的意思是说,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你已经在京市了?有人能证明这件事情吗?”
“我79年返城时,有在兰花市登记过。”为免节外生枝,苏盼没有将自己在那个时间段正在照顾宋玉书的事情说出来,只说道,“我在返城后一周左右,就拿着介绍信来了京市。介绍信和当时的户口证明在我手里,随时都能拿来给您看。”
一周的时间又是结婚,又是搞婚外情,又是和婚外情对象卷钱私奔的……但凡动动脑子就能知道,这是办不到的事,尤其是介绍信、户口证明需要时间才能办下来,她哪来的工夫去搞婚外情啊。
更别说,那肖老师她虽然没见过,可想也知道,一名已婚的人民教师,竟然敢明知故犯到和学生偷丨情,人品可想而知。
只可惜,苏盼虽没有啥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但也清楚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道理,自然不可能将老苏家和苏芳的事情说出来。